弘扬一种精神,高举一面旗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午好!我叫**,来自于城市低保治理中心。非常感谢各位领导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一种精神,高举一面旗帜》。
说到精神,我们想到了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我们想到了“宁愿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愿做一颗革命螺丝钉”的“雷峰精神”;“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精神。这些精神薪火相传,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境界,感受到了一种力量。
时代的土壤孕育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时代精英和精英群体构筑了一条条靓丽的风景线,周国知、许振超和海尔集团正是这些精英的代表。
周国知,一名在边远高寒地区工作的基层公务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作为一位民政工作者,他心系群众,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的为群众办事,他象一盏红烛,燃烧了自己,将暖和与光明送进了贫苦百姓的心坎里。他把“三个代表”写在了生命的旗帜上,用一腔热血铸就了执政爱民的丰碑。
海尔,20年前是一家即将倒闭的企业,而今日已成长为一个特大型国企。海尔,在市场中劈荆斩棘,稳步前进,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了持续创新、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典范。越来越多的“海尔中国造”走向了世界,扬起了民族品牌的大旗。
许振超,青岛港的一名桥吊专家,创造出了每小时381箱的码头装卸“振超”效率,刷新了码头装卸的世界记录。在荣誉面前,这位桥吊专家只是平淡地说:“我是一个码头搬运工人”。骄人成绩的背后,记载着许振超的无数汗水与心血。是他,[找文章到-cnwmz.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三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技术;是他,挚爱自己的事业,他说“桥吊就是我的孩子,码头就是我的家”。
鲁迅先生曾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周国知和许振超的闪光精神体现于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小小的记录本是周国知和许振超随身携带的物品。《周国知之歌》里这样写到“在周国知的衣兜里,经常装着厚厚的笔记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全是困难群众的名字。谁家缺粮,谁家少衣,谁家的灶里没柴,谁家的房子漏雨,本子上都记得详具体细。他一只手电,一双胶鞋,一个背篓,一身风雨,常年奔波在村村寨寨,山背山脊”。记录本也是许振超工作中的三件宝之一,许振超说“悟性在脚下,路由自己找”,工作需要什么,他就学什么,笔记本上记录着各种技术难题以及学习心得。这让我不由想到了托尔斯泰的一句话:“一个人看起来平平经常,一旦面临严重的考验。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他心中会升腾起一种伟大的力量——这便是人类之美。”
一种精神是一面旗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一种精神是一面旗帜,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周国知精神、海尔精神、许振超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们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全社会都应当大力弘扬这种时代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的号召下,在厅党组的领导下,我们厅开展了两项活动,我们要营造“创一流业绩、造一流环境、树一流形象”的大竞赛氛围,在自己的岗位上于细微处现精神。
创一流业绩,就是要学习周国知和许振超同志,树立强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今年,厅党组确定了“强化四个意识,突出五项重点、落实三项措施,办好40件实事”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