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市环保局直接领导下,我校与广州、澳门组织以“热爱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上百名学生分别考察城市生态环境以及野外自然环境,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呼吁全社会来关注环保,保护环境,并在车上、田边、街头举行“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演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了学生把兴趣放到周围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上,从而培养了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
三、开展主渠道环保教育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学校充分发动教师挖掘各个学科隐含的环境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教学。
1、学校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各处室、各学科 在制订学期、学年计划时都把它列为学校工作及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末都做到认真总结,从而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开设了门类齐全的选修课,每个学期均有2次以上的环保选修课,此外,地理、生物、化学、物理4个学科每个学期均有多次环保内容的讲座。
在进行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学校十分注重结合贴近学生身边的实际来进行教育,如物理科针对手机的电磁波辐射,城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进行渗透教育;地理科引导学生关注“厄尔尼诺”、“酸雨”“海啸”等现象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生物科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化学科则让学生采集河流水样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懂得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科则通过对《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和学习,使学生自觉树立法制观念。
2、通过地方选修课、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对地方选修课有总体安排,环保是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之一。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做环保项目的调查,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大华化工厂、田东油矿、平果铝;政教处、团委会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我国打击走私、贩卖珍贵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犯罪活动的纪录片;邀请广东实验中学环保专家郭志坚主任来校举办环保教育的讲座;在初一年学生中开展“爱鸟周”活动;每年的3月12日,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结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提倡自觉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清除白色污染,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拒食野生动物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3、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用自己所学知识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2001年以来,我校在学生中成立了环保知识课题研究小组,全校有关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有10余个,并配备相应的教师对环境污染因素进行专题探索,如组织环保课题组到本市和靖西等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意见,从而进一步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观念。几年来,环保知识课题研究小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一直进行着课题研究活动,写出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
校园是广大学生密集的地方,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如浪费等各种问题。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节水方案”。该方案以校园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增加一些简易管道、装置以及蓄水设备,再利用废水、雨水,来达到预期的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主要项目有:1、足球场草地节水灌溉方案。2、教学楼节水冲厕方案。该方案实用性强,受限制少,易推广,一般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都可以借鉴、普及。
四、加大投入,措施到位
建设一个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