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新年致辞 >> 正文
信用联社各业务部门新年展望

信用联社各业务部门新年展望
  
  联社业务部门新年展望-,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编者按]2005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的一年,也是我社各项业务发展全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通过改革,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农村信用社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增强服务功能,焕发出无限生气和活力,朝着美好的2006年迈进。在辞旧迎新之际,记者特采编了联社各业务部门的新年展望,和读者共享。
  市场拓展部
  2006年,市场拓展部将以联社制订的工作方针为指导思想,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核心,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具体思路是:抓好资金组织工作,重新制订合理、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综合营销,力促资金组织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对营业网点的建设改造。除了继续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网点进行调整外,今年还将致力对网点的标识、外部形象等进行统一规范,提高我社企业形象,并计划在条件成熟的社成立非现金服务区及vip客户服务区,为vip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发展银行卡业务及中间业务,努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强对代理业务的整合营销与治理。扩展短信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我社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
  加强制度建设。以规范的制度、规范的业务操作作为业务发展的强大后盾及保障加强对外宣传及业务推广,计[本文转载自划对我社各项业务做一个统一、全面、整体的广告宣传。
  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服务礼仪及文明服务水平。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员工团队精神。
  继续举行中间业务知识竞赛,给予一线柜员展现自我的舞台,以比赛促进员工业务水平及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2006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害的一年。市场拓展部将在联社领导的正确带领下,紧密围绕联社的工作方针政策,务实求新,为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业务部
  2006年,国际业务部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强化风险治理为基础,以实现盈利为目标,以全面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为主线,促进我社外汇业务稳健发展。工作计划如下:
  1、内部治理方面。一是不断完善各项外汇业务流程、规范操作。二是积极适应汇改变化,加强汇率风险治理。三是重新调配部门人员,整合部分岗位。四是组织一次全社的外汇业务检查,杜绝外汇业务的操作风险及政策风险。
  2、业务经营方面。一是构建有效的外汇营销体系,发挥整体合力,加快推动国际结算业务全面发展。二是会同信贷部稳健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丰富我社外汇产品。
  三是加大代理行网络的建设力度,提高结算效率。
  3、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加快专管员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外汇专管员队伍。二是加强对外汇从业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营销和服务的质量。三是每半年召开各基层社专管主任例会,跟进各基层社国际结算客户公关进展和业务落实情况,带动各基层社外汇业务的全面发展。
  4、硬件建设方面。一是健全、完善国际结算系统(i系统),提高国际结算工作效率,为外汇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优化外汇业务的硬件设施,全面提升我社国际业务的工作效率。
  会计结算部
  2006年会计结算部将以“观念求变,治理求质,措施求细,业务求精”为工作思路,大力拓展各项结算业务,创新现金出纳工作方法,打造“精品柜

台”,规范会计结算业务治理,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一、“确保一大系统的上点、试行两个系统的推广、做好三项工作的开展”,促结算水平上一个新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春节放假发言稿
       客运西站新年三句半
       商场领导新春致辞
       乡迎新春团拜会讲话
       春节联欢会活动筹备
       工商联新春联谊会发言
       春节前领导干部会讲话
       致解放军春节慰问信
       总经理新春致辞
       县财政局长新春致辞
     
    工会经验交流5
    中华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信念逐质量青春映党旗
    学校安全讲话词
    禁毒会议讲话
    植树节活动总结
    围绕中心科学构筑开创全旗卫生新…
    市政设施管理方法的通告
    机关作风整顿建设演讲稿
    城管局强化服务教育计划
    信用社三项会议记录
    农村信用社绩效考核交流材料
    信用社清收盘交流材料
    信用社青年文明号建设交流材
    企业信用行为会计学分析报告
    暑期妇联社会实践总结
    区信用联社党委书记典型材料
    农村信用社科学管理考察材料
    信用社合规演讲稿
    信用社合规文化建设
    新年致辞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