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8日)找文章到更多原创-()
尊敬的家乡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在2007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在漂亮的东方明珠——__,热烈召开__·籍老乡新春联谊会。诚邀在沪的籍各位领导、企业家、文艺家和新闻界代表,欢聚一堂,畅叙桑梓之情、共话家乡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县几大班子和89万家乡人民,对你们应邀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多年来心系故里、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地处安徽腹地、巢湖之滨,总面积1961平方公里,人口89万,辖14个乡镇、2个开发区,是全国包产到户发源地、淮军将领故里,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中部苗木花卉大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安徽第一养禽大县、蚕桑生产十强县,先后荣获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文化先进县称号。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县城上派镇距合肥政务中心仅10公里,距骆岗机场仅半小时车程,建设中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坐落我县。随着合肥“141”城市组团战略的实施,与合肥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政务文化新区连为一体,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已经形成。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宁西、合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合宁、合界高速、206、312国道等9条国省道贯穿县境,县内各乡镇通柏油路,35的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砂石路、通程控电话,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县乡公路网、城乡电网、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覆盖网。
园区经济蓬勃发展。全省首家省级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引进各类项目260多家,协议总投资200多亿元,逐步建成了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导,集多种产业为一体的新型外向工业园。0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5亿元,财政收入5.6亿元,成为我县对接长三角的“主窗口”。与合肥高新区、经开区联合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柏堰科技园已有格力等若干大项目入住开工,经开区合作园进入实质启动阶段,9个乡镇工业聚集区快速推进。实现了由“一园擎天”到“多园共舞”的战略性转变。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了苗木花卉、畜禽、花生、蚕桑、水产、菜瓜果六大特色产业。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三岗苗木、皖中花生、老母鸡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畅销周边大城市。
旅游人文资源丰富。东吞全国五大淡水名湖——巢湖,中衔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南拥千年水乡古镇三河,西落全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山南小井庄,境内有太平天国“三河大捷”古战场、清代淮军将领圩堡群等重要遗址,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故乡、世界闻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客居地,人文底蕴丰厚。基本形成了以紫蓬山、三河镇、巢湖西岸风景带为框架的县域旅游开发大格局。
科教人才优势明显。合肥拥有2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30万专业科技人员,合肥大学城紧临,为我县加速科技研发和产业孵化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创争大业迈出重大而坚实步伐的一年。一年来,县几大班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围绕“全省创一流、全国争百强”目标,扎实苦干,奋力开拓,开启了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新局面。
创争势头更猛。在全国综合考评中,我县由04年的604位上升至05年的513位,一年前移91位,预计06年仍可上升近百位至400位左右;在05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列中部百强县第39位,在省内仅次于宁国的37位、凤台的38位;今年我县发展速度高开高走、总量多项居全省前列、各项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农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