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群众整体素质。收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掌握民生状况,向上级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群众意见、诉求,畅通基层群众表达意愿渠道。
──创新工作方式,在党的基层组织维护稳定方面有新突破。
明确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切实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重视并认真对待基层矛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群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中的困难和利益得失,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按照法定程序、依据政策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和都兰寺社会化管理工作,帮助信教群众和广大僧侣明辨是非,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信教群众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导到促进生产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上来。
──创新工作机制,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方面有新突破。坚持把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民心工程来抓,建立以表彰、慰问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彰显党组织的吸引力、创造力。按照《中共乌兰县委组织部关于建立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关爱金的实施方案》要求,做好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调查摸底等基础工作。
──创新管理制度,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方面有新突破。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和考评办法,把流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参照流动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把流动党员纳入流入地评先选优范围。整合城乡教育管理资源,在强化党员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分类精细化管理,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促进城乡党员教育均衡发展,形成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调配合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
──创新工作思路,在党的基层组织活动载体方面有新突破。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围绕开展“三培两推”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和创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实践载体,二零零九年实现把10名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10名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骨干、把10名党员技术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有效实现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在镇机关开展“党员岗位创星”活动,继续深化机关党支部与村社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探索和丰富农牧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
──创新工作内容,在基层党建示范群体建设方面有新突破。按照“典型示范、规范提高、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在赋予新内容、激发新活力、继续巩固提高已有党建示范群体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创新工作内容,再培育和创建一批特点突出、特色鲜明、更富创新、更具影响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年内,培育铜普镇-庆华公司乌兰煤化工业园企地共建示范点、茶汉诺村支部+协会劳务输出示范点、铜普镇都兰河村活动室示范点和都兰河村党员活动中心户示范点。
──创新工作模式,在党建带群建方面有新突破。要着眼于有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