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校园演讲稿 >> 正文
学校总务处主任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评委:

大家好!

    我今年28岁,96年6月毕业于xxx师范,小学一级教师,现任xxx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里我以平常人的心态,参与xxx小学总务处主任岗位的竞聘。首先在这里要感谢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次机会对我来说是一个机遇,但更重要的是一次挑战!此次竞聘,主要是为了响应人事制度改革的召唤,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层干部实行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上岗,这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今天我本着锻炼自己,为大家服务的宗旨站到这里,竞选总务处主任一职,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的演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我对总务工作的认识。二是我的优势。三是假如我当选总务主任后的工作思路。下面我先讲第一个方面,我对总务工作的认识。

    众所周知,总务处工作具有综合性、广泛性、从属性、服务性和琐碎性等特点,头绪繁杂,任务艰巨。总务后勤工作将会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日趋繁重,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会对总务工作的业务知识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一位合格的总务管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学校管理、教学、社会动态、商品价格、基建维修等情况。具体的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务工作必须为教学服务,为课改服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而课改工作又是重中之重。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总务处作为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它在提供教学设备、物质供应、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总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教学服务,为课改服务。这就要求总务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明确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为课改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总务工作在期初、期中、期末各个阶段与教学工作和课改工作紧密配合,保证教学工作和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总务工作必须为广大师生的生活服务。搞好全校师生的生活、福利是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总务工作者应努力改善师生的生活和搞好集体福利,让全校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保证师生的健康,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三、总务工作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自力更生,开源节流。工作中坚持勤工俭学,勤俭办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资金,事事精打细算,量力敷出,保证重点,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陋就简、修旧利废,能自己干的自己干,能自己做的自己做。尽可能地节约开支,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教育和教学急需上。

    四、总务工作必须有整体规划。在当前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工作中一定要作出常年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把学校建设好,为师生创造一个整齐、清洁、舒适、优美的教学环境。

    五、总务工作必须贯彻教育性原则。总务工作是一种群众性工作,它与广大师生有广泛的接触。通过总务工作对学生进行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思想品德教育,是它特有的教育任务。因此,学校总务工作必须贯彻教育性原则。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对学生是否产生积极影响,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注意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还要通过贯彻有关总务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 [2] [3]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明明白白做人实实做事—竞聘学校…
       学校团委书记竞职演讲稿
       中心小学校长竞职演讲稿
       学校办公室主任竞聘演讲词
       明明白白做人实实做事竞聘学校办…
       竞职演说学校总务处主任
       明明白白做人实实做事竞聘学校办…
       学校教师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学校庆建国60周年迎世博优秀演讲…
       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演讲稿
     
    党工委书记创先争优会议讲话稿
    基层人才队伍年度工作计划
    高中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歌咏比赛…
    采矿工程生产见习汇报
    环境绿化植树节演讲
    围绕发展创新思路努力开创人才人…
    市电化教育馆总结
    医院领导管理干部培训班总结讲话
    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
    20年电子商务暑假实习报告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学校安全督查情况报告
    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工作意
    学校周边安全预防工作方案
    学校安全单位总结
    中小学校舍安全专题调度会召
    教育局发展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教育局加强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教育局强化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校园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