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品--老两口轶事
情感小品--老两口轶事
老两口轶事
时间:今天
地点:家里
人物:夫,60岁;妻,58岁
正文:
妻:(独白)时光如梭,转眼间结婚三十五年了。这些年来,相夫教子,上班下班,忙忙碌碌。如今孩子们远走高飞了,我们也退休了,日子好过了,身体却不中了,精神也空虚了,当年那火爆脾气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想当年,我那威风,也不是给您吹,那是相当厉害,如今气都激不出火来。
夫:(上)(按门铃,捏着腔)他大妈-,在家吗?
妻:谁?找谁?
夫:我找你家老头子。
妻:还没回来。
夫:干什么去了?
妻:不是去哪里拈花惹草,就是到哪里斗鸡玩鸟去了。
夫:(自言自语)我斗斗鸡、玩玩鸟还行,哪还敢去拈拈花惹惹草?(大声说)你开门,我有事要对您说。
(妻开门,一看是丈夫)
妻:你这老不死的,还给我玩花样?
夫:看您一个人在家,试试您还有没有想法。
妻:如今不是待字闺中,而是残烛旧灯,就是心中荡起春风,也不敢轻举妄动。
夫:古人云:半老徐娘,风韵犹存;本人曰:年近六旬,尚能坑人。
妻:你这话牛头不对马嘴,驴头不对马尾。你不是想说我“树老花不老,人老心不老,脸老春不老”吗?实话告诉你,以前想过离婚,也想过私奔,随着岁月的流失,这些想法才深深地埋在我的心里。
夫:也不是对您吹,想当年,我风流倜傥,潇洒英俊,姑娘倾心,小伙子嫉恨。
妻:你臭美吧,这叫自我感觉良好。看你那大头,像冬瓜,栽在肩膀上,整个大憨瓜。脸上长得倒有点特色:有一脸的好头发,黑鸦鸦,乱如麻,斩不断,理还乱,蚊子飞到脸上,还以为到了草原。该长毛的地方更有特色:寸草不生,光秃秃一片,贼亮贼亮的,怨不得虱子感慨万分地说:好一片不毛之地,这生存环境也太恶劣了。但很快又纳闷起来:这人类砍伐森林还真不简单哩,怎么半山腰里树木茂密,山顶上却被砍得光秃秃的了?就你这头和脸,假如展开想象,就有学问了:你那鼻子像山梁,蜿蜒起伏,源源流长;两个鼻眼像山洞,洞口毛茸茸的,里面黑洞洞的;一张大嘴像山沟,里面怪石林立、犬牙交错;两只眼睛像坑潭,里面波光闪闪,不时荡出层层涟漪;尤其是那腮帮子的麻点,像密布的盆地,连密布的森林都掩盖不住;胡须倒像沙漠中的几片绿洲,不规则地排列在嘴的四面,如同给山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天哪,这哪里是头脸,分明就是一处美丽的游览胜地。
夫:您别以为我傻,您这是作践人。照您这样说,我这脸还不少创收哩。不管您怎么说,反正您这一辈子跟定我了。
妻):当时要不是被你蒙骗,你以为我会看得上你?想当年,我年轻貌美,才华横溢,论长相虽比不上西施,也和貂禅大致相当吧?论才华,虽比不上李清照,也和苏小妹相当吧?那追求我的男士成群结队,颇为壮观。
夫:我咋就没看出来呢?
妻:我看你就是眼拙,难道家花不比野花香吗?难道你长期以来对我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女人就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吗?简直气死我了,伤心透了。想当年,你家穷得叮当响,我怎么就嫁给你了呢?
夫:别看东西不多,都是古董。家里的破羊皮袄,据说是我爷爷传下来的,那对绣花枕头,据说是我奶奶出嫁时陪送的。当时不是还有一辆车吗,是纺花车,那可是历史文物,传说是清朝光绪年间生产的。
妻:穷就穷吧,既然来了,也就认了。为什么当着那么多朋友的面,你还自吹自擂,说什么“金屋藏娇”,我怎么连半粒金子也没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