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秦始皇时期的法律和文书等内容丰富的竹简1155枚和重要的历史文物70多件。在4号墓地发现了2片木牍。1989年10月,在龙岗也发掘了9座古墓,其中6号墓又出土了一批简牍。简牍的面世,震动了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字学家、法学家、医学家、军事家和艺术家。专家们认为,云梦秦简的出土,不仅找到了秦代考古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珍贵材料,还为了解秦代社会历史提供了比以前广阔得多的全景式的思维空间。同时,它也将改写和极大地填补《史记》、《汉书》中有关秦朝历史的大片空白,从根本上改变几千年来战国秦汉学术史的面
貌。
军功建业
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需要强大的军队。为保持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镇慑力量,早在秦献公十年,秦国就建立了户籍相伍制度。据云梦秦简推定,秦制男年十五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秦置二十级爵,以赏军功。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黑夫和惊从家乡安陆上了战场。
经济解密
根据云梦秦简及其有关史料,深入剖析秦国的经济基础,我们发现其国有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不是传统理论所说的主要是地主制经济。这样,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社会性质与所谓地主阶级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而需要重新定论。它还关系到商鞅变法乃至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变革中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都需要我们去重新研究探讨。
秦代刑律
统治一个大国,需要全国一致而又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出土的云梦秦简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刑律的律文和解释,有名目繁多的刑名、罪名、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等具体内容和诉讼原则、程序等司法实践,还有案例和关于治狱的法律文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为吏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贵族世袭政体的崩溃,封建官僚政治逐步形成,任用官吏时更加重视能力与德行。管仲把礼、义、廉、耻视为维系国家的四大绳索,并强调“清洁于货”是设置官吏的重要条件,即用官时必须考虑“清廉”之节。秦朝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以法家学说为统治思想的王朝,在国家治理上反对“礼治”,“独任法治”。但即便如此,秦朝在职官治理制度中仍十分注重官吏的道德素质。《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载:“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由此可见,秦朝的官吏守则中,道德要求占很大比重。此外,秦律中还规定了“五善”与“五失”的考课原则。
神秘《日书》
日月五星的运行,二十八宿的分布被认为昭示着人事的祸福吉凶,三代王官的星占家以此占验政事,战国以降这类知识流入民间,民间则以此占验他们关心的生产、生活之事,这方面,云梦秦简《日书》为我们提供了生动而珍贵的资料。假如说,云梦秦简的《日书》反映了楚地重鬼神而轻政治,代表楚文化的面貌的话,那么天水放马滩的《日书》则反映了秦重政治而轻鬼神,是纯粹的秦文化的典籍。同属一书流布两地,却各有差别,可见楚文化仍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
书法艺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以前篆体字的基础上,简化成一种叫做隶书的字体,在全国推广。隶书相传为程邈所创。秦王朝初,政务繁多,文书、公告时时要用。由于篆体字笔划繁多,隶书则在结体上既有笔划简化的特征,又包含了篆书的特点,所以很快就为社会所接受,推广普及不胫而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