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晚会致辞 >> 正文
远程教育知识竞赛全过程台词实录

加10分(不能得分)。
女:请5号台的1号选手回答。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答:多媒体通常是指文本、声音、视频等不同类型信息的集合。将各种媒体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综合为一体,借助计算机进行操作和控制。
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给1号台加10分(不能得分)。
男:请6号台的1号选手回答。
为什么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
答:因为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量很大,以原始的数据形式传输对设备和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压缩后数据变小,便于传输和保存。
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给1号台加10分(不能得分)。
女:请1号台的2号选手回答。
什么是多媒体课件?
答:多媒体课件是一种程序化教材。广义上讲它包括用于控制的计算机程序、数据、文档资料以及配合使用的手册。
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给1号台加10分(不能得分)。
男:请2号台的2号选手回答。
数字卫星设备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数字卫星设备控制系统的作用是:用数字卫星接收机控制发出控制指令给相应的设备,如切换开关、切换器、天线驱动设备、lnb等。
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给1号台加10分(不能得分)。
女:请3号台的2号选手回答。
pid码的意义是什么?
答:简单理解pid就是为卫星上传节目加一个编号,数字卫星接收机或pc接收卡要根据这个编码来判断所接收的信号属于哪一个节目,可以理解成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给1号台加10分(不能得分)。
男:请4号台的2号选手回答。
滕州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主要设备配置包括哪些?
答:主要有:1.2米ku波段接收天线(含高频头)1套、数字卫星接收机1台、计算机(含数字接收卡、显示器、音箱)1台、电视机1台、功分器1台、vga分配器1台。
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给1号台加10分(不能得分)。
女:请5号台的2号选手回答。
ip数据广播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ip播出系统将各种格式的ip数据通过传输系统卫星广播,为大量终端接收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下载,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远程教育ip数据广播服务。
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给1号台加10分(不能得分)。
男:请6号台的2号选手

回答。
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答: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由卫星接收天线(ku频段)、一体化室外单元(馈源加下变频器)、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卫星数据接收卡(机)、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与相关软件组成。
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给1号台加10分(不能得分)。
女:下面比赛进入第二个环节,“争分夺秒,心直口快”。
答题时间为1分钟,包括主持人问题时间。每题分值为10分。在规定时间内,选手回答10道问题并回答正确得满分。每队的两位选手可以轮流快速回答,不会答的题可以说“过”,答错不扣分 。
男:希望大家都是信手拈来、心直口快,不是笨嘴笨舌、吞吞吐吐,不然你就一无是处、一分不得。
好,请1号台准备。
开始。
1、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所用的卫星数据接收卡应选用什么型的?
答:  ip数据/电视接收型 。
2、用什么器件把计算机输出的vga信号分成两路?
答:vga分配器 。
3、用什么接头将高频头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司年终总结大会串场辞
       保健品主题联谊会流程
       大练兵警务实战技能战术示范演练…
       做文明职工创文明单位竞赛程序
       管理学院卡拉ok决赛开场白和结束…
       多凌服饰杯卡拉ok大奖赛
       时装表演台词
       32睡眠日活动程序
       公司年会开场词
       文艺汇演串台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稿—党员培…
    各村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地质局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
    非公有制企业党务者队伍建设思考
    红河州百户企业迎春座谈会讲话
    区双拥安排意见
    消防中队安全会议讲话
    广电局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总结
    孟学农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国家新…
    须加强社会救助宣传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中小学老师参加远程培训管理
    党员教育整改工作总结
    义务教育绩效奖金管理办法
    建设职业教育实施工作意见
    关于教育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工作方案
    晚会致辞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