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思
清明,其本意是指天气清彻澄净,透明度高。
后来,它又引伸到政治和思维领域。
清明又指政治有法度,社会有条理,社会公正,赏罚分明,
用人唯才唯德,不唯亲,官员不腐败,不受贿,
不买官卖官,不收受红包,等等,这种政治状况称之为清明。
《诗经》上说,“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意思是说,商朝腐败,周朝伐纣,使社会清明。
清明的另一个含义是指思维清晰,推理严密。
古人认为,静则生慧,虚壹而静,则思路清楚,
这种思维状态谓之清明。
清明,也是指春天的一个节气。
一般在4月5日左右。此时正巧黄经15度。
清明得名,是因为此时草木萌动,大地泛青,
大气洁净,因此称为清明。
古人说,清明“三月节,物至此时,
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地温升高,草木萌动,
在北方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在江南则杨柳绽开,桃李芬芳。
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
江南有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前后种的树成活率很高。
清明在江南也是开始播种的季节。
农谚又云“谷雨清明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总之,清明是大地复苏、万物萌生的季节,
也是农业上播种耕耘的季节。
赏 花 时 节 在 清 明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
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人们从萧瑟的冬天过来,
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命的感悟,以美的享受。
因此,清明历来是郊游、踏青的季节。
古往今来,有许多清明诗描写了人们郊游赏花的情景。
宋朝有一位诗人陈与义所写的《清明》诗,就洋溢着春的气息。
清 明 诗 之 一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诗里说的,春风吹来一阵阵游春人的喧闹声。
诗人也许是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
是坐在家里度过清明这一天的。
他看着春天明媚的阳光,
直到落日收尽了它最后的一沫晚霞,
他感到春天太美了,微风中杨柳袅娜多姿,
百花盛开,一切都是那么地美丽姣好。
清 明 二 绝 之 二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妖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天遍来禽一树花。
这首诗写的也是清明节人们户外游乐的情景。
少女们头上的髻,就像黑黑的乌鸦。
她们赶蝴蝶,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地玩得真痛快。
东风像是春天的使者,把一株株树都装点得花团锦簇。
清明是人们赏春、游春的大好时节。
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
写尽了人们在清明赏花的愉快心情:
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
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
李氏园林位于洛水之滨。
全诗意思是说,清明后就要暮春了,
快快游赏,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
如此美好的风光,我们可以尽情地观赏,
这是不需要大自然批准的,不必传话给它。
自然万物,如天上明月,山间清风,耳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