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八项内容,共培训了3000多人次。
二是积极利用舆论工具,对市民开展经常化教育。我镇通过有线电视、宣传窗、黑板报、宣传车等舆论宣传工具,经常性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诚信教育,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扶贫帮困、捐资助教、结对助学、见义勇为、献血救人等现象蔚然成风。镇内企业家5年来在光彩事业方面的捐助达180多万元。
三是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镇近年来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市民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培训,认真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展“优秀外来员工”评比活动,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第二故乡观念,使他们自觉地遵守市民行为规划。去年共开办外来人员培训班16期,培训3000多人次。
四是开展文艺活动,增强文化氛围。我镇积极通过广电站、文化站、书店、文联等文化阵地,积极开展市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村镇文化活动,增强文化氛围,培养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兴趣,陶冶居民情操。我镇仅钢琴现有1200多台,总量超过“音乐之岛”的厦门鼓浪屿。1999年200台钢琴在龙港外滩大联奏,创下了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龙港镇文联下属的文学、书法、舞蹈等11个协会,会员千余名,经常开展文艺采风创作活动,引起了省、市文艺界的关注。
第二,增强城市理念,促进城镇品位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镇立足龙港实际,大胆引入城市理念,努力提高城镇品位。
一是高起点规划。我镇先后修编了《龙港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化、供水、供电、排污等相关详规,使规划更具超前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了提高规划档次,投资200万元向国内外公开招标4.6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同时制定一系列相应措施,杜绝了乱建、滥建现象的发生,全面推进了城市化建设。
二是高标准建设。开展绿色大行动,抓好沿江、沿河、沿路绿化,做到道路辟绿带、街心建绿岛、庭院造绿地、屋顶成绿园、河水映绿影,近三年城区增加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使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先后建成江滨外滩广场、龙翔广场、金河广场、大桥公园等4个绿影扶疏的广场和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的场所。
实施“亮丽工程”,以镇财政补助总造价20%的形式,鼓励人民路、龙跃路等城区主要街道上的居民对房屋立面进行改造,让“旧房穿新衣”;城区28条主要街道的人行道铺设了彩色地砖;拆除破旧、不规则的广告牌,开辟霓虹灯广告区,使城区变得更亮、变得更美。城镇路灯亮灯率达95%以上。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摒弃“千屋一色、百路一景”的雷同模式,兴建公寓式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已建成金都别墅区等10多个住宅小区,建成或在建的高楼20多幢,总投资3亿多元的国家康居工程龙港锦绣苑已完成征地并进入建设阶段。
镇内平原引水工程投资上亿元,镇所在地水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城区公共冲水厕所50多座,无露天粪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拥有5个垃圾中转场,一个垃圾总站,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排水管道普及率达90%以上;工业80%集中到四个工业园区,通过取缔小电镀、小制革、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三废”得到有效治理,地面水、大气环境质量和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分别达到ⅲ类二级和二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