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万木复苏、春意盎然的播种季节,怀化市社科工作现场会暨"弘扬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座谈会今天召开了。这是我县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承办的一次高规格、高层次的社科理论工作会议,是全市社科理论界的一件大事、盛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沅陵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会议的上级领导、兄弟县(市、区)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历为"湘西门户",总面积5850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全省之首。辖23个乡镇,总人口65万人。有汉、苗、白、土家、瑶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沅陵地理区位独特,沅水上接黔滇,下通洞庭,"扼汉沔上游,控滇黔之要道",是"长常之屏障,滇黔之门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文人墨客汇聚之所。据史料记载,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沅陵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沅陵文化厚重奇异,一代文豪沈从文把沅陵喻为:"这是美得让人心痛的古城!"这里有楚秦时期其规模不逊于马王堆汉墓的巨大古墓群,1999年发掘的虎溪山一号墓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有历史源远流长、丰厚文化底蕴、群众广泛参与的龙舟传统文化,2002年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有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的龙兴讲寺和虎溪书院,明代大学士王阳明在此诵书讲学;有"书通二酉,学富五车"的二酉名山;有当年被幽禁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凤凰山;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的盘古文化、夸父文化、巫傩文化、盘瓠文化、梅山文化、跳香文化等等,他们在历史长河中都曾写下了厚重的一页。
千百年来,沅酉二水激荡于此,武陵雪峰山脉交融于此,古老而悠长的辰州文化繁荣于此,孕育了沅陵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沅陵,政通人和,经济发展。非凡是国家重点工程五强溪水电站的建立,以及凤滩、高滩等水电库群的形成,文章版权归-cnwmz.com作者所有!沅陵人民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给沅陵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沅陵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着力构建生态沅陵、特色沅陵、和谐沅陵。"十五"时期,是沅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县委、县政府制订并实施了"5533"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了"三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重点工程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为加快发展构筑了必要的支撑条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5,比全市年平均增长速度快0.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市七分之一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23.3:56:20.7调整为16:61.6:23.4,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初步具备了快速崛起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这几年来,沅陵之所以能够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取得一定的成绩,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沅陵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并已深深浸漫在一代代人的血脉之中。这次由市社科联来沅举办的社科工作会议,有利于增进交流沟通,加强研究合作,共享人文资源。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大社科工作者今天正在做的事情,其意义将远远超过这次会议本身。
省政协副主席文选德同志曾撰文指出:"沅陵,秀美的山水风光、丰厚的文化积累、奇异的民俗民风,都是可资利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