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坚持每年实施集中培训的同时,积极向发达地区、大型现代企业、高等院校派赴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进一步健全完善非公企业人才劳资管理和人事关系的代理工作机制,在技术职称评定及名额分配上给予倾斜,打造非公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高地。
要努力造就促进节水增收的新型农村人才队伍。农村各类人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节水增收的重要支撑力量。组织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坚持每年选聘一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或开展进村(进社区)、“三支一扶”等工作,力争每年有2000名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一线服务。每年选聘100名涉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开展技术服务。全面启动“村科技助理员行动”,把农民中的“土专家”、“田秀才”这支靠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力量组织起来,给他们给名份、发报酬、定职责,充分发挥他们在设施种养业、旱作农业等方面的推广服务作用。要大力改革农口事业单位现有的分配制度,建立农口技术人员绩效工资挂钩机制,激励机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一线开展服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离岗领办、承包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到农村一线与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引领日光温室等节水产业发展。
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劳务输转、节水增收、城乡一体化等工作关联千家万户,要使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必须依靠基层党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哪里的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受群众拥护,哪里的大事、难事也会变成小事、易事;反之,哪里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没有威信,哪里的小事、易事也会酿成大事、难事。为此,我们要以更加紧迫的责任感,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要在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上下功夫。针对农村党组织相对城市党组织来说拥有资源少、发挥作用难的问题,在全市大力开展“四级联动、百村整推”活动,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要针对党组织设置模式滞后、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大力推行在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新模式;要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贴得不紧的问题,把劳务输转、节水增收、城乡一体化等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安排、来考核、来落实。
要在激发村干部积极性上下功夫。对村干部定权责、立规范,制定村班子、村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努力形成村干部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机制。要注重在重点工作和基层一线选拔识别干部,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的完成情况与乡镇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相挂钩,与乡镇一般干部的提拔晋升相挂钩,与村干部享受政治生活待遇相挂钩,加大奖惩力度,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要在发挥各级党组织推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上下功夫。目前我市非公经济总量较小,绝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层次、质量、效益都不是很高。要推动我市非公经济增加总量、提升质量,就党建工作而言,一方面,要在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全部建立党组织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组建“两新”党组织的力度,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并且充分运用非公企业党建这一平台,协调相关部门,为非公企业发展疏通融资、技术、用地等绿色通道。另一方面,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觉地把党建工作有效融入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职工队伍建设之中,促进企业提速增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第三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