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要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提高县区党政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县区党委在新的运行体制下整体功能的发挥。要把那些能力上不突出、作风上不过硬、工作上不得力、对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的干部,及时从县区党政班子中调整出来,从市直部门和乡镇选拔最强、最优秀的干部充实进去。要加强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对乡镇党政正职履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掌握一批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进行重点培养和储备,每年拿出一些市直部门县级领导岗位面向乡镇正职定向选拔。对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推进工作不力或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干部,一律不予选拔任用,是后备干部的要取消后备资格。要在机构编制、领导职数设置和领导力量配备上,注重向承担“三大战略”任务的重点领域倾斜,向特色优势产业延伸。
要建立充满活力的干部激励机制。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和作风转变的根本原因。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通过建立选优与治庸相结合、奖励与惩戒相统一的干部激励机制,激励各级干部尽责履职、奋发进取。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加大考核工作的改革创新力度,改进考核办法,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使“三大战略”、“三大支撑”的目标要求体现在考核指标中,使干部的工作实绩体现在考核结果上,使考核结果体现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奖励惩处上,从而发挥好考核工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畅通干部“下”的渠道。对那些出工不出力、在位不履职、在岗不尽责的干部,采取调整岗位、免职待岗、降职使用、责令辞职等方式,坚决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
三、破解人才瓶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智力支撑作用
**的发展不仅缺水、缺资源,更缺人才。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支撑”,必须下大气力破解人才发展难题。
要着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务队伍。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劳务输转基本以体力型、自发型为主,几十万劳务大军只有数量缺少质量,只有劳力缺少效益,更谈不上形成品牌优势。作为组织部门,要把提高劳务大军的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作为党管人才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纳入“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纳入各级党校和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的教学计划,依托市、县区职业学(院)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民办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力量,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技能培训,以农村“两后生”为重点,加强电子电工、建筑建材、商贸流通、家政服务等多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务大军。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上的牵头抓总职能作用,进一步明晰劳务培训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培训、输出、管理、维权职责不明晰,运行相脱节的问题,形成组织领导、劳务培训、技能鉴定、选送输出和服务管理相统一的工作运行机制。
要不断壮大非公经济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坚持每年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公开招聘100名高校毕业生,并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这支新增力量为我市非公企业发展助得一臂之力。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重,做到外引一个项目,就要引进一批人才,内建一个园区,就要形成一个人才高地。积极向省上争取更多的选调
本文由: 免费提供 生名额,分配到非公企业服务。坚持每年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选派一批党政机关干部,既当党建指导员,又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非公企业高管、中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