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进行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选择与我县劳动力供给对口的用人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采取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形式,为其培养技术工人;巩固与哈轴技校、青岛博益学院的合作关系,开展类似模式的联合办学、远程教育业务;还要探索在初高中增设适用技能教育课程,强化普通学校学生的劳动技能教育。
3、做强输出基地,大力拓展外埠市场。要把加强外埠输出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就业工作,拓展就业空间的首选措施。重点解决目前基地存在的没有稳定的劳动力供求关系,输出不成规模等问题。一是巩固老基地。加强与各老基地的工作联系,及时沟通用工信息,加强感情交流,保持输出的连续扩张势头,增强就业稳定性。二是辟建新基地。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机遇,进一步拓展基地空间;还要以我县被省列为外派劳务基地县的契机,利用现有基础,进一步做好国外输出的文章。在辟建新基地的工作中,要增强针对性,瞄准有合作可能性的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力争有所突破。三是强化基地治理。在较大的劳务基地设立外输人员服务站,派驻劳务大使,对务工人
员进行日常治理和服务,加强与用工单位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基地规模。还要在具备条件的基地成立临时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在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壮大经济规模,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地方经济,不仅可以增加财税收入,惠及群众,而且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内转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安置提供了更多机会,是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增强现有企业的吸纳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企业,鼓励他们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供更多的用工岗位。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多、解决城镇就业再就业问题贡献大的企业,要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帮助其发展。二要建设新的用工项目。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增加税收和安置就业并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建成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下岗失业人员和新生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非凡是要积极吸引有技术特长、经济实力和治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给予其与外来客商同等的优惠政策,鼓励其为家乡发展作贡献。三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中最有前景的经济,它不但具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还有政府不投入、不担风险财政即可增加收入的好处,而且可以大量吸纳劳动力,实现就业,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放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要落实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后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帮助,保证其有业可就。农民进城经商办实体的,也要在各个方面创造便利条件,不得歧视刁难。
三、强化推进措施,为提高工作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协调配合,靠齐抓共管推动工作。劳务输出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绝不单单是哪个部门和乡镇的工作,事关全县工作的大局,需要各乡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农委、劳转办、劳动局要负起牵头拿总的责任,抓好综合协调和督办落实等工作。各乡村社区对劳务输出和就业再就业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真正摆上位置,一把手亲自抓,明确得力人员具体抓,采取过硬措施,力争抓出更大成效。各经济主管局要帮助所属企业加大岗位开发力度,促进社会就业;尤其要把本系统并轨买断后没有稳定就业的那部分下岗职工管起来,积极为其寻找就业途径。宣传部门要搞好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老促会、关工委要将城乡就业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抓好。各群团组织也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