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三台合一”;投入141万元完成了指纹识别系统、人口信息治理系统、派出所综合治理等信息系统和公安三级网升级以及四级网建设。在装备科技化方面,为国保、行动技术、互联网安全侦控系统等专门手段设备投入290万元,确保硬件建
设步入全省前列。在刑事技术方面,先后投入115万元用于指纹远程工作系统、刑事勘察车、专业勘察仪等装备建设,大大提高了公安综合侦控能力。二是突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按照“边建设、边使用、边改造、边提高”的思路,狠抓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凡是基层派出所和监管场所建设。在派出所建设方面,近两年来全市30个无房派出所有10个派出所新建了办公楼,全市127个派出所有62个达到了三级以上派出所标准。在监管场所方面,纳入国债项目的“四所合一”监管中心占地共370亩,总投资5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去年下半年,市局还规划兴建占地158亩的新大院,现已完成土地摘牌、测量和招商等工作,即将破土动工。三是突出一线民警的实战需求。装备有价,民警生命无价。我们把加强一线民警装备作为落实从优待警的重点来抓,加大对警服、警械、车辆、武器弹药和防护器材的配备力度,努力改善一线实战单位的器材设备和车辆状况。近两年来,全市先后投入560余万元购买办案处警车辆148台,用于服装、防护装备、练习器材等经费累计达565万元,同时,市局还筹资新建了高标准的武器库,并为实战单位统一配发了枪弹柜和警械柜。
三、挖掘发挥装备效能增长点,落实“精细治理”思路
我们全面推行公安装备精细化治理,建立了装备采购配置、日常治理、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运行机制,有效提高公安装备治理和使用效能。一是预算采购程序化。牢固树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意识,认真编制公安装备预算,强化预算约束,杜绝随意突破。对确需追加和新增的必须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装财部门审核后报局长办公会审批。全面推行了公安装备政府采购制,通过严把采购立项关、配置关和定标关,灵活运用招标采购、询价采购等方式,力求价廉物美。对工程建设项目,装财部门在对必要性和共享性进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猜测、技术考察,充分分析论证设备的性能和升级换代的可能,避免购置换代产品和淘汰设备,确保好中选优,优中选精。对单位内已有同类资产并且可能统筹使用的果断不予购置,杜绝重点建设。对急需又可共享共用的装备优先购置;对应予购置但因资金紧张不能马上购置的,纳入装备建设项目库排队,适时加以解决。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资产集中治理制度,对公安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实行动态式台帐治理,做到家底清、帐目清。以入口规范化为工作重点,制定了国有资产采购登记制度、馈赠物品报告制度、调拨物品审验制度,对每一装备物品都建立了资产责任卡和跟踪卡,实行一物一卡,卡随物走,确保物、卡、帐三相符。为了克服重钱轻物、重物轻管、资产使用效益低的不良倾向,我们按照“统一领导,分级治理,层层负责,合理调配,管用结合,物尽其用”的原则,对车辆、办公设备、技术仪器等通用设备建立了共建、共享、共用制度,实行技术部门和综合治理部门集中保管,专人负责,调剂使用,实现避免了重复建设。我们还充分利用市场杆杠作用,如对警用车辆实行统一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大大节减了经费开支。2005年,在车辆增多、油价上涨的基础上,全局车辆修理费、油料费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0和10。三是监督检查经常化。在公安装备建设中,我们强力推行有效监督机制。对重大项目的招标采购,纪检、督察、审计实行全程介入,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对公安装备的日常治理,我们建立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