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本村的企业家和经营大户支持家乡建设,参与家乡建设,为把家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要合理运用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投入到帮扶项目建设中来,不能单纯依靠行政经费进行投资。二是要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建设工业项目应当以招商引资的办法为主,依靠外力加快发展农村工业,通过租赁土地、利税返还增加村集体积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出租土地建设工业项目,要经过有关部门充分论证可行性,经过正常途径办理有关手续,实现合
法经营、科学发展。三是要处理好救济式帮扶与开发式帮扶的关系。在对一部分非凡困难户进行救济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典型带动、政策促动、技术服务推动等办法,开展以知识帮扶、技术帮扶为重点的换脑筋工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愿调整、自主经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最终走上勤劳致富、发展致富之路。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帮扶工作中要注重发挥村两委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农村干部群众去落实帮扶任务,实现帮扶目标。要抓住村两委班子建设这个要害,坚持扶贫又扶志,帮助村两委班子不断增强发展集体经济、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决心,激励他们振奋精神,更新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三)工作作风要再深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驻村帮扶干部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对群众的感情深深地融入帮扶工作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围着群众转,顺着民心办,和着民意干”,集中精力,身心到位,坚守岗位,遵守纪律,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参谋决策、协调指挥作用。要带着感情搞好帮扶工作,进一步密切机关与基层的联系,增强干部与群众的感情。要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力帮助村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各有关部门要把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件大事来抓,对帮扶工作优先研究、帮扶资金优先落实、帮扶服务优先到位,真正做到“一人帮扶,全员参与”,“前方出题目,后方做文章”,创造良好帮扶环境,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搞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要害在领导,要害在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作风,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切实把这件大事抓在手上、抓出成效。
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政要切实加强对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真正抓在手上。市“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例会,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研究,提出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市几大家领导要继续协调组织好所负责区(市)的帮扶工作。各区(市)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帮扶工作,对帮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主动协调解决。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加快本地其它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具体措施,推进全市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平衡发展。
要严格工作制度。要坚持转化帮扶工作情况调度和通报制度,市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按照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年底进行考核的要求,加强对各帮扶单位帮扶工作的情况调度。要严格帮扶工作督查和巡视制度,各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不定期对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帮扶工作顺利开展。要严格年终考核验收和目标治理制度,市帮扶领导小组和帮扶办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预备今年的考核验收工作,为年度评选表彰奖励做好预备。
要大力培植典型。各级要大力培养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