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主任进行了培训;举办320多期培训班,对其他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培训。石门县各乡镇班子成员带头学习,讲学促学,很好地发挥了领导干部的牵引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学习。三是紧密结合农村不同群体特点,突出创建考核重点。对乡镇干部,重点要求把握1—2门适用技术和突出把握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和行政治理知识;对镇村企业负责人,主要要求把握市场经济知识、企业治理理论和最新生产技术等内容;对农村青年,主要要求他们把握电脑、外语、科技等新知识;对一般农民,主要是要求把握最适用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学会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增强致富本领。-
3、坚持抓活动,丰富多彩求实效。一是精心设计“学习日”主题活动。一年多来的7个“学习日”主题活动,在坚持整体安排的基础上,各地结合实际灵活组织。既有集中学习,也有专家咨询、上门辅导、巡回报告等形式;既有学理论知识、适用技术知识等,又有家庭藏书、家庭书画和文艺表演等活动。武陵区在“学习日”活动中开展“适用技术比武”活动,常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推介。澧县各乡镇、村(居)开展知识讲座、评选优秀农户、组织文艺汇报演出、举行各类比赛等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赞扬。二是坚持运用多种载体抓活动。如和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专业协会,组织农民学习种养技术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每月组织农民群众集体上网学习一次,一年多来已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学习1300多场次,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活动结合起来,在去冬今春的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冬春训期间,共举办适用技术培训和讲座800多场次,参加培训的党员、基层干部15万多人。临澧县把创建工作与现有资源结合起来、与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与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成效明显。三是利用创学委成员单位自身优势抓活动。市和各区县(市)创学委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组织各类学习活动。如市农业局在全市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乡土人才和科技人员作为辅导员,开展科技致富家庭结对活动,反响很好。
4、坚持抓协调,齐抓共管强保障。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市和各区县(市)分别成立了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每个成员单位联系1—2个区县(市)或乡镇、村(居)。全市各乡镇、村(居)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和爱学习、会学习的干部专抓具体工作。如安乡县委、津市市委组织部、农村办等成员单位将创建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每季度向常委会汇报一次创建工作情况。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市和各区县(市)把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列入了年度目标治理考核内容。规定在干部选拔、人才使用和招聘用工等方面,优先录用学习成效显著的优秀人才。今年,桃源县将8名乡镇学习型年轻干部提拔重用到乡镇领导岗位上。三是建立经费投入机制。市级对部分省、市领导联系的点村,给予了适当投入。各区县(市)也从财政中列出专项经费,乡镇、村(居)通过转移支付等途径筹措了大量资金。四是建立督查机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现场抽查等方式对区县(市)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去年12月份和今年9月份,市建设学习型
村镇办公室组织了两次集中督查,对各区县(市)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通报,指出了问题。
一年多来,通过狠抓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我市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良好的学习氛围正在形成。学习已经成为全市乡镇、村(居)的热门话题,成为广大党员、基层干部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深入广泛的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全市乡镇、村(居)出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