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内。
1、实行城乡统筹,一体化推进工作。实事求是地说,这三年来,我们在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上下了些功夫,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对城镇职工就业再就业工作重视不够,思路不新,力度不大。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努力改进工作,把农村劳务输出和城镇就业再就业联系起来考虑,统一谋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评,解决脱节问题,力求协调发展。一是整合机构。一季度,要将农委、劳转办和劳动局抓就业、输出的职能合并起来,组建统管城乡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调整隶属关系,明确工作职能,使工作更为顺畅。二是统一运筹。要对城乡就业工作统一规划设计,都按照内转、外输两个渠道考虑问题。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要借鉴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有关政策措施;抓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也要借鉴农村劳务输出的有效抓法。非凡是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理念,抓农村劳动力转移,要积极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外输渠道;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也要考虑农村富余劳动力内转的实际需要。还要按照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要求,与驻单位在劳动力资源开发方面协调配合,为其提供用工。三是同步考评。抓农村劳务输出,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型的奖惩考评机制。把这项工作纳入乡村的工作目标责任制中;乡镇党政一把手必须有一人主抓;村里必须至少有一名干部直接带领农民外输,收入归己;劳务输出工作成效与乡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等。对城镇就业工作,也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制定奖惩考评措施,使绥棱镇及所属社区像各乡村重视劳务输出那样重视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七个社区可以考虑增加一个专门抓就业再就业的编制,设专人抓这项工作。也可以转换思维,给钱给编不定人,聘任能人抓这项工作也可以考虑。把这项工作真正抓起来,从而实现两项工作同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2、加强技能培训,在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上下功夫。当前,制约我县劳务输出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劳动力素质低,缺乏专业技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强岗前培训,培养专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年内,经过严格的职业技术培训的新生劳动力要达到2000人,技能型人员要达到外输总量的30%,同比提高5%。在抓培训上要注重解决好思想观念上的错误熟悉,就是要解决那种认为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也可以赚大钱当大老板的错误熟悉。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有一部分没文化、没技术的人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但那是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人钻了政策空子、钻了思想不解放的空子。现在不但有学历不好找工作,就连有些出国留学的“海归”也都变成了“海待”。一要强化培训主体。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支持扶持力度,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理论和实践、毕业和就业、培训和输出、校内和校外四个方面一体,立足县内,辐射全市,影响全省、全国的知名职业技术学校,在我县城乡就业工作由少数输出向大量输出、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和县内、省内输出向省外、国外输出的转变中发挥主阵地的决定性作用。要积极努力,争取年内在上集镇开办一所职业高中,满足农村学生的培训之需。还要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条件,继续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种社会力量办学,引导现有民办教育机构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水平。二要加大培训力度。以近年来初高中毕业生、辍学生,年轻的国企下岗职工为重点。凡是当年毕业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要全部接受培训,持证上岗就业,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毕业生,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组织对外输出,今后发展党团员、任用村干部、招考社区干部和公务员等,原则上也主要在这部分人中考虑。三要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