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乡镇均能达到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和温州市金海岸文化网工程的验收标准。全县图书馆、文化馆设施面积要达到2500平方米以上。农村文化阵地的基本目标是要达到“镇七村五”的标准。即乡镇要做到“七个一”:一所基层党校、一所文明市(民)学校、一个图书馆(室)、一个宣传窗、一个广播网、一个有线电视网;经济发达乡镇还要有一个文化广场、有一个宣传长廊;村(居、社区)要做到“五个一”:一所村民学校(村极党校)、一个村文化活动中心(老人活动室)、一个宣传窗(阅报栏)、一个广播室、一名宣传员;文明村、经济强村、新农村示范村要搞好农民公园建设。
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县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城乡多种形式兴办文化产业,努力形成“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县乡统筹”的较为稳定的多元投入机制。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阵地的使用和管理。各地要对基层文化阵地进行一次普查,盘活公共文化资源,配齐必要的文化设施,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场所的利用率、群众的参与率。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要高度重视内部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努力为单位职工提供休闲娱乐、学习健身的有益场所,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为周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同时,
近期还要对各级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监管失控的,要认真进行整改。二是要抓好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各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队伍建设,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逐步提高他们的经济福利待遇,为他们发挥才能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鼓励专业、业余文化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文化馆、文联、剧团的创作者、演员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利益,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发现、提炼出优秀的创作素材,创作出与时俱进、与民同心,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比较年轻的人员到乡镇文化机构工作。各地在招聘基层文化员时,应由文化部门组织相关的业务技能考核,确保基层文化员队伍的基本素质达到工作要求。同时,要制定基层文化人才中长期培训计划,建立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网络,对公益性文化场馆、经营性文化场所、企事业文化场地的管理人员和基层乡镇文化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地要充分发挥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作用,组织文艺团体、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服务群众,使文化活动进街道、进乡镇、进社区、进农村。积极保护和发掘民间文化,使农村乡土文化进城市、城市精品文化进农村,实现城乡文化良性互动。大力倡导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的参与度和共享率。
四是抓好重点群体的文化生活。特别要抓好三个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个是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群体。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电子出版物等关键媒体,要开设符合未成年人兴趣爱好的专栏、专题、网页,在校园和社区内要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非经营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把文明上网、网络安全知识列入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的问题。另一个是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群体。这一群体文化程度偏低,生活比较孤独,她们既有信仰寄托的需求,也有交流倾诉的需求,而相应的文化活动场所十分缺乏。各地要想方设法提供适应她们特点的老年活动场所,营造她们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