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经贸、节庆等活动,组织开展歌咏、武术、戏剧曲艺、民间艺术等具有群众基础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居一品”特色文化。如龙港镇各村居自发组建了舞蹈、声乐、戏曲、腰鼓、木兰扇、太极拳等文体团队 个,经常性组织演出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金乡镇每年利用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大型的“金乡民俗风情节”,以悼念抗倭战士及革命烈士,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了民族文化,培育了爱国主义情感。桥墩镇结合民间传统集市,经常组织传统戏曲和木偶表演,深受群众的喜爱。另外,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创作者创作了一大批深爱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2008年全县共已组织文化下乡活动 多场,各类广场文化活动 多次。现全县有 镇获得了文化明珠等荣誉称号。
三是深入开展文化市场整治,进一步繁荣和规范城乡文化市场。各地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开展演艺场所和网吧专项整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文化、新闻出版、公安、工商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严厉打击盗版盗印教材、教学辅导读物和其他非法出版活动,严厉打击贩卖淫秽物品和传播有害信息,开展了以音像、演出、经营性网吧以及无证、超范围文化经营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已受理举报电话121件,出动检查2329人次,检查经营单位3503家,查处违规经营行为253起,其中责令停业整顿3家,限期整改130家,查缴非法物品27651件,罚没款达95万元。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坚持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了文化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
四是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各地以创建温州市星级文明镇为抓手,着力解决城乡环境面貌存在的突出问题。金乡镇共融资3000多万元,对护城河进行清淤,将北门立面街道进行改造,相继完成环城路东门星南门段、南门大街、北门大街、大仓桥街等道路翻修工程,使城镇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钱库镇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老城区道路3.2公里,新建环城大道2.1公里,铺设水泥路4.8公里,主街道环境卫生实行市场化运作,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桥墩镇结合本镇实际,把群众需要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投入900多万元完成了横阳支江至桥墩镇的治理工程。马站镇投入500多万元,对马站母亲河进行治理,建成1.3公里集防洪、休闲于一体的亮丽溪堤。藻溪镇针对乱停车、乱搭蓬、乱占道、乱张贴、乱倒垃圾等“五乱”现象,注重夯实创建市星级文明城镇基础,集中打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文化市场秩序、“青山白化”六大整治战役。同时,我县以基础文明示范村创建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三年来,全县100个试点村共投入6000多万元资金(含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用于创建活动,共硬化道路149.7公里,绿化村庄7.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450盏,整治水沟98.6公里,铺设水管72.2公里,设置垃圾箱3410个,配备清洁工136人,填埋露天粪坑1377个,拆除附房2300间,建造公厕135座,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
五是深入开展“三讲一树”活动,努力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各地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在革除陈规陋习,倡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