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经验交流发言 >> 正文
适应从善学开始——新教师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适应从善学开始

  ——新教师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田乃林

  从教一个半学期以来,在学校的领导和众多老师的帮助下,渐渐地适应这里的环境,教学经验是谈不上的,这里只权且谈一谈我从教以来学习的一些体会,无论在那个环境,我觉得学习始终时最重要的。

  从大学课堂出来,走进中学的课堂。说真的有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面对一群活泼乱跳动的学生,第一次面对那么多对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感到紧张,同时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和压力。在讲台上,前几个星期甚至经常出现语无伦次的尴尬场面,尽管我精心地备了课,这时候是学生和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动力和异常大的帮助。

  一、向学生学习。人人都说老师是要有耐心的,我觉得懂事的学生也是有耐心。学生知道我这个刚出道的毛驴,敢于也乐于和我接近,但是我开始那段时间给他们上的课确实使他们失望,我曾经也很懊恼,但从他们带有鼓励的眼神中,我看到那份体谅,那份宽容和那份耐心,尤其是他们在日记对我说的心里话,使深深地感动。我知道课上的效果不好,我经常去问他们的意见,询问他们觉得怎样教才更加令他们更容易接受,他们真的提很多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向老师学习。经验就是财富,虽说这东西不能照搬,但善于借鉴往往能事半功倍。站在讲台上才觉得自己的简陋,而学校提倡的多听课真的非常好,说真的我每听一节课都有一种启示,都有收获,包括教学的方法,教案设计,课堂组织,学生调动,练习安排,作业的布置,可以知道课原来可以这样上。我听过莫老师,王晓阳老师的课,他们投入和疾驰有度的教学给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看了王老师的教案,才真正懂得教案原来可以写得这么工整、详细、有条不紊、思路清晰。

  上学期上了汇报课,我曾认真地听了何校、邓校等好几位老师的意见,他们给我提出非常中肯的意见,我开始懂得扬长避短在教学上的使用,《水调歌头》本来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意蕴丰富的词,却给我知识性的肢解了,美感荡然无存。吸取这些教训,慢慢地在教学上有所改善。

  三、向现代信息学习

  网络真是好东西,我记得欧阳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受益匪浅,他说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要充分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对我这样刚毕业出来的老师,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的经验都相当缺乏,而网上却提供众多有经验老师的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甚至细到如何指导学生的每一个步骤,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怎样写日记,搞什么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很多很多。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老师。而网上一些好的资源也可以给学生看看学学。

  举个例子,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特别像我这样教起点年纪的,学生平时的交流主要又用方言,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我知道就我这朗诵水平范读可能会害了学生,我们古人就知道,人能顺利地渡过河,是“善假于物”罢,于是我更多地利用现代化的媒体资料,用人家的范读,在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还学的像模像样的。

  总的来说,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践,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虽然有过困惑有过挫折,也有过领悟。上个星期,指导老师王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说我上课从容多了,同时也指出我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调动学生时仍有待提高。

确实,需要学习的路还很长,我想多方面学学,我想会更快更好地适应教师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组织人事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农村指导员个人经验交流
       水厂团支部青年素质工程经验交流
       水管站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
       依法治县经验交流
       镇计生经验交流发言
       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经验交…
       交通局文明创建经验交流
       银行先进会计经验交流
       驻村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机关食堂治理制度
    商务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科学发展…
    促进和谐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
    乡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述职述廉…
    践行八荣八耻争做时代先锋
    县委干部加强三级干部管理发言
    农村党委教育发展讲话
    乡镇沼气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杂感
    明星高峰会寿险分会开幕致辞
    军转干部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地
    适应社会转型需求开展现代八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努力做好监
    适应新形势创建新机制努力实
    家长应从哪些方面激励孩子
    高中生适应性调查报告
    队伍新兵第二适应期思想折射
    适应力与免疫力
    适应新形势社区工会建设
    适应从善学开始—新教师经验
    经验交流发言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