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动态》转载,通讯《工人心中的好干部》在《创业报》发表后被核工业总公司的《研究与应用》转载,论文《改进思想工作,探索政工新路》在《涪陵日报》发表后被中国改革开放系列丛书《世纪之交的思索——当代中国领导干部文集》转载并获优胜奖。在《涪陵日报》发表了“党旗在生产一线飘扬”图片专版,应总厂宣传部之邀,当过总厂“通讯员培训班”教员,参加了核工业系统在我厂召开“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的报道和专刊的编辑工作,参加了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视察我厂的宣传报道,其稿件分别在《中国核工业报》和《涪陵日报》发表。
1997年借调交警三大队从事宣传、内勤工作,通过战友关系获得涪陵新闻出版局的准印资格,在当时的七个交警大队中唯一创办了内部报纸《联组之声》,每次在涪陵交警支队的宣传工作评比中均获得第一名,半年中,先后在《涪陵日报》、《重庆交通安全报》用稿数十篇,摘掉了交警三大队在宣传工作中的落后帽子,为此,自己的收入也多次高于上路的干警。
1998年2月,劳就中心成立,承蒙领导重用——调劳就中心综合部任党务干事,接替了原3位党务干部(一位组织干事,一位宣传干事,一位财贸党务干事)的工作,并兼任秘书工作,及时起草了新单位的各项工作制度、各岗位职责和第一次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工作报告;新建循环车业务后,领导利用我在交警系统的工作经验和我在涪陵运管部门的同学关系,委托我负责全厂循环车管理的日常工作和证照办理工作,在总厂领导和中心领导的直接关心帮助下,自己利用各种同学、朋友关系,在涪陵吃住近一个月,历尽千辛万苦,费心多种心思,终于完成了循环车营运资格、营运证照及优惠政策的争取工作,为维护我厂利益,有一次自己竟将运管部门的负责人告到了涪陵分管交通的副专员那里,使这位负责人受到了专员的严厉批评,从此,他也改变了对我厂的态度,并亲自带队来厂参与营运执法,很快便规范了厂区循环车营运秩序;中心在涪陵开设“娱乐城”后,为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涪陵办事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中心也有3位领导亲自出马,但均未办成,此时,我毛遂自荐,竟用两天时间将所有证照交到了领导面前,后来涪陵文化局又主动打电话叫我们去办理优惠政策,营业半年后并授予了“先进单位”。
在劳就中心期间,先后在《涪陵日报》报道了近30篇中心的经营情况、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并以照片的形式在《涪陵日报》发表了“再就业掠影”专版,起草了每年年度的党建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纪检监察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总结和日常党委行政文件,起草了每月的办公会议纪要、每季度的行政工作述职和每年的行政工作总结,起草了每次职代会行政工作报告和党委书记讲话稿。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提出了争当“文明之星”和“科技之星”的评比活动;在党建工作创新上,提出了支部堡垒工程“十个一”活动和党员先锋工程“十个一”活动,编印了集工作记录与工具书为一体的《党支部工作记录本》,使没有当过支部书记的人也能按照《记录本》上的说明进行操作。
在工作中能及时为领导提出建设性建议,对不良现象能及时向领导反映并提出处理意见。先后在《建峰化工》和建峰网上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文章,连年被总厂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特别是2006年,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在《建峰化工》上发表了纪念革命烈士的诗歌《静静地,你们躺在这里》,发表了办达感恩情怀的文章《感恩是我成长的动力》;在厂庆40周年活动中,发表了回顾厂史的文章《猛劲不减——电解锰厂的建设与生产纪实》;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大讨论中,发表了《观念大转变,思想大解放,建峰大发展,后勤怎么办?》;在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