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竞聘演讲 >> 正文
税务局主任竞聘演讲稿

主任这个“角色”,我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希望,不忘诺言,恪尽职守,对组织对同志们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努力为开创我局信息技术新局面做出我应有的贡献。具体讲,我有五点设想:

1、组织好信息技术软件应用方面的分段培训工作。随着我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进一步优化,计算机终将达到人手一机,税务应用软件的使用将成税收人员的必备能力。但十指有长短,由于年龄的关系、文化水平的差异、接受能力的不同,我局职工在运用计算机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因此,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依据每人的计算机运用水平的不同,采取高、中、低段进行培训,让每人获得相应的计算机知识。

2、积极做好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一是现有系统的运用。要一如既往地做好系统运行的各项技术保障和制度性工作。特别要防止上线前、上线之初风风火火,正常运行后无人问津。二是依据市局要求加强对数据集中后的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等系统的数据分析、研究、整合和数据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流程,明确职责。

3、抓好做好我局网站维护工作。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分析利用。第一要加强我局税收信息的公开。第二要加强与上级单位和兄弟单位的信息共享。第三要进一步明确信息采集的分工与协作。第四要推进国税信息资源社会化的利用和开发,对一些具有社会价值的信息和可以通过社会监督的信息逐步公布出去,提高信息资源社会化程度。

4、重视和解决安全问题。当前,我们国税系统主体的几个软件都运行在广域网的环境下,任何一个结点系统的坍塌,都可能造成大范围的工作停顿,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任何系统发生泄密,都可能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任何网站被攻破,就可能被用于发布不良信息。因此要切实解决信息安全隐患。要从网络级、系统级、应用级、管理级等多个层级上考虑问题,在制度和行为规范上下功夫,建立良好的预警和应对机制。

5、加强信息中心自身建设,让我们信息中心的全体职工树立三种意识,提高五个水平。

三种意识是:

(一)把握大局的意识。就是要严格按照总局信息化建设“一体化”的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自觉服从全国、全市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国税工作中的作用。

(二)统筹兼顾的意识。随着国税系统政务、业务等各项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各业务、职能部门与信息中心合作的事情将会增多,请信息中心支持和帮助的将会增多,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了。因此信息中心一方面要抓住重点,另一方面要兼顾各方,不能工作干了不少,别人还不理解。

(三)鼓动全员参与的意识。单位信息系统再好,技术支持水平再高,领导不支持,别人不去用,信息化水平就不能算高。因此要作为信息中心干部,要积极想办法让全单位的人都积极参与。

五个水平是:

(一)专业技术水平。这是信息中心每一名干部的看家本领,专业技术水平提不上去,什么都是空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很快,要每一名信息中心的干部掌握所有的前沿信息技术当然不现实,但一定时期内的各岗位人员的基础技能却一定要知道。

(二)交流沟通与协调水平。信息化建设是以业务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如何与业务工作结合?那就得靠沟通!我们信息中心的同志要多与业务部门的同志沟通,了解他们实际工作中的业务需求

(三)团队合作水平。我们系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大家更要提高团队合作精神。每一个信息中心的干部既要能独当一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工会领导竞聘演讲
       检察院科长竞聘演讲
       幼儿园主任竞聘演讲稿
       高校宣传干部竞聘演讲
       高中教导主任竞聘演讲
       学院副主任竞聘演讲
       人事科干部竞聘演讲
       医院系干部竞聘演讲
       档案管理处干部竞聘演讲
       商务部主管竞聘演讲稿
     
    社区人大代表演讲材料
    建工程项目执法监察自查自纠汇报
    六一节目经典台词
    街道信息公开管理报告
    五四青年节文艺晚会主持词
    团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讲话
    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有关市执行质量立市方针方法的通…
    优秀教学规划文稿
    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总…
    盐务局企业发展计划
    盐务局年终工作计划
    盐务局年度工作计划
    商务局年度工作要点
    河务局建设工作意见
    税务局分局工作总结
    盐务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税务局分局工作总结
    盐务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盐务局年终情况报告
    竞聘演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