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专户,积极为贫困生能择名师读名校创造条件。
第三,不断创新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多元投入格局。要进一步打破教育单一依靠国家投资的旧格局,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坚持社会事业社会办,努力形成“办学主体多样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一是政府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各级财政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加大对农村信息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按照保教师工资、保学校安全、保正常运转的要求,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保持适度增长,并确保增长幅度高于中央和省里要求。城市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在城镇总体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房地产开发,其规模在5000名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一所小学、2万名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大收取城市建设配套费的力度,并按规定比例提取教育设施配套经费用于学校建设。农村教育“两基”达标时形成的债务,在化解乡村债务时,通盘考虑。用于教育的专款全部进入财政教育专户,由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管理。二是实现义务教育投入多元化。要把民办教育引入基础教育,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有序进入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允许民办教育机构兴办赢利性基础教育。大力开辟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直通式民办教育通道。对义务教育,政府既一如既往地履行扶持义务,并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又改变扶持方式,变过去的扶持学校为扶持接受义务教育者本人,从而为义务教育引入民办教育创造条件。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承担义务教育招生任务的民办学校,由市、县(区)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给予扶持,比照同阶段义务教育年生均经费一定比例的标准予以补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办学者的要求,选派占该校骨干教师一定比例的行政管理人员或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不占派出学校编制,关系不转,被选派的教师其财政统发部分工资在原单位领取,其他待遇则由选聘学校补助。三是吸引社会资本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引资办学,吸引和争取国内外大专院校、教育集团和投资商来我市兴办教育,争取形成职业教育学校20所左右、学生15万人以上的规模。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鼓励市内各公办、民办学校与国内外著名学校加强交流,开展合作办学。不论何种阶段的教育,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都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每年财政从预算内拨出不低于200万元的专款,作为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和资助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办学单位和个人。用三年的时间,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专款,作为民办教育发展基金的本金,用于为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提供贷款信用担保、贷款贴息和政府奖励。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面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保证。
一要加强师德教育。“身传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格;不仅要精于教书,还要勤于育人。各个学校都要把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和建立教书育人机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也希望广大教师注重加强师德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