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从现在起的若干长时期内,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劳动力需求结构剧烈变化和人才需求急剧上升的时期,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发展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实践“*”重要思想的一面旗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强调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越是完善,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越要求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更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摆脱经济贫困首先必须改变教育落后”、“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这是人民群众从现实生活中得出的结论。因此,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使人们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只有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速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努力造就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高素质劳动者。
第三,发展教育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支撑,既遵循共同的社会发展规律,又有各自的特点。市场经济发展,效益优先是其基本的法则,受其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改革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促进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社会上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扩大了校际间的差距,薄弱学校问题明显突出,因负担不起学费而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与市场经济有密切联系,但作为社会的公益事业,教育的宗旨是育人,肩负着传播文明、树立公正、助人上进的社会公益职能,它的行为规则应与市场经济行为有一定区别,效益优先还需兼顾公平。所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江西首批创建花园城市的重点市,按照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我市城区面积由42平方公里已逐步向150平方公里的框架拉开,城市化速率已达44%,城区人口占整个人口的27.5%,已达30万人,城区教育人口约为14万,占教育总人口的60%以上。同时,我们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迅速,义务教育扎实稳定,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喜人。因此,我们不但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教育优先发展,而且能够基本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当前教育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优质高中的发展,率先在全省基本普及12年义务教育,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第一,不断创新用人机制,加快建立市场化用工制度。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要打破只进不出、干好干坏一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