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节目串词 >> 正文
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主持辞


典礼时间:50分钟(典礼之后演戏剧)
主持人:濮存昕朱媛媛(19:40场景渲染)
(19:40’30”开场vtr)
(19:41’30”前台闪电)
(19:41’33”灯光渐亮,音乐起,舞台上出现“七艺节”立体徽标和数层富有江南特色的马墙头。男女主持人从上场门出场至司仪台。)
濮: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合:晚上好!
濮:当桂花像雨点一样落到头上,秋风擦过鉴湖湖面,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就要在鲁迅的故乡----绍兴落下帷幕。
朱:“七艺节”让浙江舞台流光溢彩,让浙江大地到处燃起艺术的火焰。
濮:今夜,“七艺节”终于走进明媚的阳光,让所有的艺术团聚在皎皎玉盘之下,为人民献上艺术的花朵,为共和国55华诞,送上深深的祝福!
朱: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把“七艺节”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下面请第七节届中国艺术节副主席、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至辞。
(习近平至辞)
濮: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从全国各地戏剧舞台上,遴选出50多台优秀剧目参加交流和竞赛,吸引了大量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参加演出和竞赛,形成百戏汇流,百花争艳的局面。
朱:本届中国艺术节还将两项目政府大奖----文华奖和群星奖纳入到艺术节评奖中,改革了文艺评奖机制,提高了艺书节的演出水平和观赏性。
濮:经过半个多月的献演和角逐,经过专家评委的认真评选,最终产生了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大奖。
朱:现在。我们请第十一届文华奖评奖委员会主任,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司长于平公布容获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获奖剧目名单。
(于平公布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获奖剧目名单)
濮:下面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副主席、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主任、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上台颁奖。请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
朱:下面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主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或浙江省政协主席李金明)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上台颁奖。请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
濮:下面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曦和国家博物馆馆长潘震宙上台颁奖。请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
朱:下面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界组委会副主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和中国绍兴市委书记、市长王永昌上台颁奖。请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颁奖)
濮:在本届艺术节举行过程中,涌现除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艺术精品。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增设“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非凡奖”和“第十一届文华奖非凡奖”。
朱:下面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公布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非凡奖和第十一届文华奖非凡奖获奖名单。(周和平公布获奖名单)
濮:下面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上台颁奖。请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徐匡迪颁奖,并和获奖代表合影)
朱:文华大奖事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荣誉。获得文华大奖的艺术作品都是闪闪发光的艺术精品,是镶嵌在艺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濮:下面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公布第十一届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名单。
(周和平公布文华大奖名单)
朱: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主席、国务委员陈至立上台颁奖。请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陈至立颁发文华大奖,并和获奖代表合影)
濮:让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上海知青联谊会文艺演出串联词
       机关联欢会开场白和结束语
       单位迎春团拜联欢会主持人串联词
       创业说明会主持流程人寿保险公司
       市民族乐舞迎春音乐会串讲词
       保险公司vip客户恳谈会主持人台词
       结婚典礼主持稿
       庆祝教师节活动主持人串词
       站2世纪门槛上
       同学聚会邀请函
     
    街路包保会议讲话
    广电局改革创新总结
    公安局纪委干部述职报告
    组织委员主要职责
    学校党支部争优创先活动制度
    农村信用社工作汇报
    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四十里铺镇组织要点
    教育局发展教育督导计划
    机关换届选举的发言
    如何理解演讲口语表达艺术?
    公司职工艺术节活动方案
    论如何使管理的科学性及艺术
    艺术学校校庆考察汇报
    物业治理公司文化艺术节之知
    艺术节组织奖申报材料
    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和
    学习数码摄影艺术的个人感想
    中学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总结
    中学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
    节目串词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