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农民和退役士兵的职业培训进行补助;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鼓励和促进创业。三是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促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实现稳定增长;对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增强收费政策透明度。四是扩大和促进消费。加大财政补助力度,重点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及时审核兑付补贴资金,并积极推广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扩大农村消费;加大对旅游业发展支持力度,促进旅游消费。五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住房保障所需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
(二)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完善和强化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稳步提高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推进重点县(区)建设,使小农水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完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三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支持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加大财政扶贫开发投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做到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同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先安排中央、省预算内补助投资、市基建投资、市财政性专项资金等,重点扶持小城镇建设,并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建设好2010新农村建设点。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贯彻好市政府今年提出的70件为民实事。在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李市长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明年民生工作重点围绕七个方面,着力为民众办好70件实事,努力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切实注重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人民群众感到到公共财政的温暖。二是民生建设配套资金确保进入2010年财政预算。要足额到位,不留缺口,保证需要。三是调度好资金确保工程进度。对于中央和省安排民生资金要做到及时下拨,市配套资金及时跟进,按照时间与计划均衡拨付,适时掌握工程进度。四是强化民生工程资金监管。建立健全民生工程资金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杜绝任何挪用、截留、占压、浪费民生资金现象,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深化财政改革,增强资金使用绩效
围绕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资金使用效益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全面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努力实现改革单位和资金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目标;大力推行公务卡改革,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