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加大。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引导金融、社会资本,以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龙头,2009年实际拨付扶持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资金569万元,在新农村建设费中安排500万元扶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市财政共安排100万元水利专项资金,省财政安排我市300万元实施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同时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通过直接统筹和间接统筹两条渠道,2009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点300个,每个点财政补助16万元,补助资金达到4800万元,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
(六)财政改革继续推进
一是积极推行公务卡试点改革。公务卡改革上线成功是我市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又一新的举措。它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2009年,公务卡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市本级共发行公务卡1070张,其中,注销10张,发生业务1557笔,办理公务支出503万元。下一步,我市将在市本级试点基础上扩点试面,并积极督导县区启动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二是落实完善“一卡通”改革。为切实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制度改革,目前进展顺利。三是全面启动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分宜县、渝水区于2009年1月1日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前,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全市国库集中支付金额22.1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20.3亿元,预算外资金1.8亿元。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完善监督机制。采购范围和规模,从物品采购逐步扩展到服务采购,政府采购预算金额8151.08万元,政府采购规模达到7087.69万元,节约资金1063.39万元,节约率为13.05%。五是完善津补贴制度。将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列入重点保障范围,保证离退休老干部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2009年市本级财政安排补助县(区)农村中小学津补贴650万元,并按40%的配套比例予以拨付到位,市本级义务教育教师(含托管的中央、省属企业离退休教师)绩效工资已全部拨付到位。
(七)行政成本控制得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严格控制行政性支出,我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措施。2009年全市党政机关车辆运行费用压缩了791.06.万元,在近3年的平均数5161万元基础上降低了15%;会议费支出2509.93万元,相较于08年2540.95万元,实现了零增长;因公出国(境)支出280.49万元,在近三年的平均数529.26万元压缩了248.77万元,压缩了47%。
(八)“小金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200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在市纪委的精心指导下,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部署“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效。全市各级各部门自查自纠“小金库”27个,金额2319万余元;重点检查和举报件核查发现“小金库”8个,涉及金额252万余元;对21件举报件中逐一进行了认真核查,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
回顾过去,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财政职能,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践行了为人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