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加14.1亿元,增长31.5%,增幅位列全省第4位,其中市本级支出19.5亿元,同比增加3.97亿元,增长25.6%,县(区)支出39.2亿元,同比增长10亿元,增长34.4%。二是财政支出增幅高。财政支出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高出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28.8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支出结构好。我市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财力继续向民生倾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全市各类民生支出25.4亿元,新增投入5.3亿元,增长26.5%。其中: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增幅超60%,分别增长60.7%和89.2%,分别高于全省16.4、55.9个百分点。
(四)保增长措施扎实有效
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各项政策举措中取得三个集中成效:一是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坚持从大局出发,宁可财政暂时受些影响,也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年依法依规为办理各类退税18371万元,减免规费1400万元;二是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积极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实施,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新钢三期技改、赛维、力德风能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各项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基建专户的方式投入资金4.95亿元;向江西省信用担保公司**分公司等几家担保公司注资2.1亿元;通过贷款贴息等财政扶持手段,支持重点企业上马,使重点支柱财源不断壮大;三是项目投资进一步拉动。2009年为全面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围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来抓,通过项目快速推进,实现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7.48亿元,增长43.1%。按照扩大内需政策要求,我局积极支持、配合、协调投资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快项目审核、申报和资金分配工作,争取上级资金14.44亿元;四是社会消费进一步带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扎实开展,全市共兑付“家电下乡”补贴1060万元,活跃农村市场,扩大和促进了农村消费。同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工作平稳实施,成品油价格补贴及时发放到位。
(五) 支农政策落实有力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一是三农投入进一步加大。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我市“三农”投入总量、增量、增幅明显高于上年。2009年我市财政支农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8837万元,较去年的16801万元增加2036万元,增长12.12%。其中:市本级财政支农支出年初预算10035.1万元,较去年的8472.84万元,增加1562.26万元,增长18.43%。2009年全市财政支农支出完成 5442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4224万元增加 10196万元,增长 18.73 %;二是惠农补贴进一步增加。及时拨付各直补农户惠农资金5431.228万元。其中:水稻、玉米、棉花、奶牛良种补贴2812.388万元,退耕还林粮食1072.85万元、现金补助101.84万元、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450.93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993.22万元。所有直补农户的资金均通过“一卡通”发放,确保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三是现代农业投入进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