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大局为根本,以攻重点、抓难点、强基础、重管理为基本方略,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着力拓展民政公共服务,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着力加强民政能力建设,科学规划民政发展蓝图,吸纳整合有效资源,全力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按照这一总体要求,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惠民生,着力提升救助福利水平
1、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要继续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严格坚持科学制定低保标准,从严核定家庭经济收入,补差发放低保补助金这三个城乡低保政策的核心要求,严格坚持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15元,达到163元;农村低保要扩面3万人,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10元,达到66元。要深入研究社会救助相关政策,要在低收入困难家庭的认定上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成效。
2、提高优抚安置对象待遇。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推进军民共建,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适时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继续开展以关爱优抚对象为主题的“两万三千”活动和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加快重点优抚对象特别是在乡老复员军人危房改造工作。依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立健全我市优抚对象医疗减免、医疗救助和医疗优惠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无缝覆盖”。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在抓好重点安置对象就业的前提下,继续加大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改革力度,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和鼓励退役士兵个人创业。深入开展“联包共创”活动,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3、提高救灾应急工作水平。进一步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修订完善和落实应急响应工作流程,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及时上报灾情和启动响应,保证受灾群众24小时内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安定、人心稳定。健全救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推进减灾宣传和社区减灾工作,积极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中受灾群众的救助。适时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因灾倒房户春节前搬入新房。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完成1500户农村无(危)房户改造任务。
4、提高弱势群体福利水平。围绕建设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努力改善城市“三无”对象、孤残人员的生活。对2006年以来省市资助的福利院(福利中心)、“蓝天计划”项目建设情况、福利企事业单位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推进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与相关部门衔接,开展养老护理员、儿童保育员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推行持证上岗,提高护理服务队伍素质。按照民政部对孤儿养育标准、康复、技能培训、成年后就业工作的规定要求,出台和落实关爱政策;继续做好孤儿的收养和对孤残儿童的手术康复工作。
5、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水平。认真落实市人大1号议案,修订《常德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细则》,提高五保供养标准,解决五保就医和丧葬困难。各级要争取财政增加农村五保供养资金预算,提高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生活标准,每人每年必须达到1200元以上。要全面贯彻落实《常德市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对已建成的敬老院全面完成法人登记,核定人员编制,落实工作经费,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让敬老院真正成为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乐园。同时,全市要高质量、高标准改扩建乡镇敬老院30所,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