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民政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给民政工作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但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攻难克艰,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积极创新中破解难题,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保民生实现了新跨越、保发展发挥了新作用、强基层呈现了新面貌,全市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保民生,发挥了民政工作在社会保障中的兜底作用
保民生是政府的良心工程,是民政人的神圣职责。为应对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给困难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各级民政部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灾害应急反应能力、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发展适度普惠社会福利,有效惠及了“三个群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政策扶持,出台创新的政策多。去年,根据推进工作的需要,我局提请市委、市政府为民政工作印发的专门文件多达10个,一些文件的出台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如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辟了市、县民政部门工作经费渠道,对乡镇民政队伍建设作出了规定。又如市政府颁布的《常德市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有效地破解了农村敬老院机构定性、人员定编、经费保障等问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首创。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出台了一批关于民政工作的文件,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注重吸纳资源,多方筹措的资金多。一是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去年,市政府下达的争资争项目标任务是4.52亿元,实际争取资金5.9亿元,其中政策性民生资金5.49亿元、民生项目建设资金0.41亿元,超过目标任务1.4亿元,比2008年净增近2亿元。二是严格落实配套资金。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2009年,主动协调市、县财政,严格预算,落实民政配套资金1亿元。三是重视福彩筹措资金。2009年共发行福利彩票1.56亿元,荣获全省一等奖。四是面向社会募集资金。2009年,全市募集慈善资金1899万元,敬老院和村级五保之家建设接受社会捐助1180万元。
3、实施适度普惠,获得救助的对象多。全市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2.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4.3万人、医疗救助对象24.5万人,供养五保对象4.5万人,救助灾民群众56万人(次),保障重点优抚对象5.1万人,救助城乡临时生活困难对象1.38万人,救助市直改制企业独立工矿社区困难职工4.8万人。全市一年来得到民政救助的对象达到120多万人(次),基本保障了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三个群体”的基本生活。
4、提升保障水平,群众得到的实惠多。一是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76亿元。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48元,比上年提高3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56元,比上年提高14元。临澧县、石门县、桃源县被评为“全省县级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优胜单位”。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30所、村级五保之家24所,新增集中供养对象2310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了21%,临澧县被评为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建立了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援助“五位一体”的城乡医疗救助模式,扩大了救助覆盖面。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城乡低保边缘困难群体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万多人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