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基,既是实现社会安定的基石,也是增强社会活力的基础。要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就一定要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求实务实作为第一追求。
一要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保障中的“兜底”功能。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城乡困难群众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救助扶持,需要民政发挥有力的“兜底”保障功能。具体到民政业务而言,就是要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巩固发展城乡低保工作成果,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按标施保”。要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进一步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要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做到主动救助,全面救助,逐步缓解城乡特困群众就医困难。要坚持把经常性社会捐助与临时帮困送温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慈善会等公益性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快建立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和送温暖活动为补充、各项帮扶服务相配套的社会互助体系。要进一步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达到或略高于人民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切实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问题。
二要强化基层基础,进一步提升民政服务水平。民政工作的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大量纷繁复杂的业务在基层,面广量大的民政工作对象在基层。为此,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必须要强化基础,夯实基层。在城市,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作用,完善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逐步理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与社区的关系,使政府及工作部门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从缺位的地方补位,逐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机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按照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在农村,要深化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今年是全省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年,换届过程中要坚持依法办事,推进直接选举方式,注意保障流动选民行使民主的权利,保障直接参与,体现参与度与满意度。
三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7万人,占总人口的16%。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福利设施,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管理方式,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照料,努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规范养老服务管理,科学合理地配置福利服务资源。高度关注和全方位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完善福利企业减免税收等扶持政策,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加快康复辅具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使用, 探索社区康复护理路子,提高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康复水平。
今年的民政工作,在抓好以上重点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引导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继续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强化“大民政”格局,不断增强民政工作合力
民政工作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