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会议主持 >> 正文
旅游局会议

投资400万元在公路沿线设立了旅游标志标牌,在沙湖、沙坡头等主要景区设立了相互宣传的广告牌。
    三是资金申报和招商工作稳步进行。20**年,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完成了国家旅游发展资金的申报工作,其中向国家旅游局申报旅游发展基金项目8个1400万元,用于中华回乡文化园、西夏陵、水洞沟、六盘山、火石寨、黄沙古渡等景区建设。会同自治区发改委安排旅游厕所、12301项目和红色旅游建设资金共300万元。邀请中坤集团来银考察,并初步达成了投资10亿人民币对贺兰山东麓一线进行旅游开发的意向性协议。引进鸟表演项目落户沙湖并对公众开放,收到良好效果。
    四是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了新进展。西夏陵、贺兰山岩画、中华回乡风情园旅游景区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水洞沟、玉泉营葡萄山庄进入国家3a级旅游景区行列,全区a级旅游景区由23家增加到30家,其中3a及以上景区达到21家。镇北堡西部影城创建5a级景区工作全面启动。
    (二)抓住自治区成立50 周年大庆机遇,进一步加大市场宣传促销力度。20**年共投入宣传资金1400多万元,是我局旅游宣传投入最多,营销力度最大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塞上江南•神奇**”旅游主题形象,创新营销理念,改进促销手段,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稳步推进,**旅游形象进一步凸显,**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一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巩固了老市场,拓展了新市场。我们坚持“稳定周边市场、强化沿海市场、突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龙头地区”的促销方针,从2月23日开始,组织“**旅游春光万里行”促销团奔赴重庆、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北京、黑龙江、上海等十多个省市进行了宣传促销,与重庆、山东、山西签订了万人游**的合作协议。参加了第11届桂林“海峡两岸旅游联谊会”、20**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河南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第19届哈洽会,宣传推介了**特色旅游,有效拓展了市场。目前,我区旅游客源市场覆盖了除西藏、海南外的所有省区(市)。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境外促销活动,先后赴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台湾参展,有重点的开发了周边境外旅游市场。各市县区旅游部门积极参加了区局组织的旅游交易会、洽谈会,同时结合各自实际组织旅游企业在周边重点客源市场开展了促销活动。邀请重庆、湖南、湖北、天津、山西、河北、山东等省市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重点客源市场有影响力的媒体记者来宁踩线采风,对宁进行宣传报道,制作刊播了旅游**节目。利用50大庆之机,接待了中央媒体赴宁采访团、全国网络会议代表和来自全国各地日报社和晚报社总编500多人。
    二是加强和改进媒体宣传力度。继续加强同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的合作,突出“塞上江南•神奇**”主题形象和**50大庆热点内容。在央视一、二、三、四套投放长达2个月、近600次的“五十大庆、相约**”主题广告。在中国旅游报开辟了20个《聚焦**》专栏,采用“新闻专题+形象推广+资源展示+休闲旅游”的形式,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宣传**旅游,增强了宣传促销的效果。与《自驾游杂志》合作,宣传我区自驾车旅游。在光明广场等处常年树立广告牌,播报旅游重大活动。在自治区党政机关系统等100处重要场所的楼宇视频中滚动播放**旅游宣传片。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旅游会议讲话
       党建会议讲话
       科技会议讲话
       文化会议讲话
       审计会议讲话
       慈善动员会议讲话
       慈善会议讲话
       动员会上的讲话
       巡视动员会讲话
       民政局党风廉政建设讲话
     
    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发言
    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政协统战迎新春茶话会讲话
    创建节约型机关方案意见
    镇爱国卫生考核细则
    和改进县直机关党建设意见
    审计局加强创新管理汇报
    200年创先争优活动管理制度
    村党支部电化教育服务建设意见
    公司职代会行政工作汇报
    旅游业管理办法
    旅游客车管理办法
    旅游业发展实施工作意见
    发展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方案
    旅游产业开发工作要点
    农家乐旅游管治工作意见
    文化旅游宜居区建设计划
    文物旅游局年度工作总结
    地域文化旅游产业工作汇报
    新城项目落户旅游区举行仪式
    会议主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