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业的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要继续引进更多的外地优秀艺术团队来我市演出,搞活我市的演出市场。三是要拓宽文化建设内容。要切实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利用区域文化优势,活跃群众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继续通过建立特色文艺团队,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评选特色文化镇和特色文化家庭,来培育和推进特色文化,并达到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要注重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建筑物的造型、色彩、风格以及道路、公园、广场、路灯、栏杆等,都要讲究整体和谐、艺术质地和文化个性;城区和各中心镇都要建有一批上档次、有较大容量的公共广告牌、宣传橱窗和阅报栏;要合理布局好花坛、绿地、美化灯、雕塑、植物造型等景点,让城市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
3、努力优化文化运行机制。在当前宏观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折时期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领域中的改革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我们要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通过优化文化运行机制,把思路拓得更宽,把工作做得更实,把事业发展得更好。一是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投入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要加快文化拨款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企业投入相结合的新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文化建设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鼓励文化单位与企业联姻,文化单位依靠企业的支持多出文化产品,企业通过文化宣传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二是要建立全新的发展机制。要强化文化自我发展意识,树立文化不仅是一种事业,同时也是一种产业,按照产业模式来发展文化事业的观念。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文化资产进行有效运作,通过投资、参股、有偿转让、合作、租赁、承包等经营方式,盘活资产,取得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合理配置,优化组合,让文化最大限度地面向群众,进入市场,研究组建市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此作为发展产业的龙头,努力做大广告业、网络信息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礼仪服务业等文化产业盘子,形成规模化经营,为文化事业发展增添后劲。三是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要深化文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逐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对由财政保障或补助的文化事业单位要逐步进行企业化管理,实行“三个分离”:首先在资产方面要实行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分离,经营性资产发挥增值职能,公益性资产承担社会职能;其次在业务方面要实行事业与产业分离,把产业部分推向市场,组成经济实体;再次在人员方面要实行事业人员与产业人员分离,从事产业的人员不再由财政供养。对自收自支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使其彻底转为企业单位,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4、大力强化文化队伍建设。人才是事业的保障,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文化队伍是繁荣和发展我市文化事业的关键所在。从总体上看,我市文化队伍是一支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但也存在人员老化、素质不完全适应等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要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各镇各单位和宣传文化部门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要研究专业人才、市民素质的造就,在培养好现有的人才的同时,还要引进关键型的人才,引进能够同我们文化创意形成结合体的文化企业人、演艺文化的经纪人、体育产业文化的经纪人、旅游文化的经纪人等,引导他们去整合我们的文化元素、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引入客商和企业家开发文化资源。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要选拔到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