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创新,发展产业化经营,着重培育具有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
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有资料表明,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部总利润,生产环节仅占,价值元的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元,在日本可增值元。由此可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但是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正是我们的“软肋”。龙头企业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依托,没有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与牵引,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近些年我县农产品加工业有了一些发展,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够,大多带动能力较弱。我县农民增收意见中专门安排了万元发展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带动力强、市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今后要进一步落实对龙头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粮食、供销部门要探索完善订单生产的程序,建立起企业与农户之间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落实好今年的订单生产任务。
今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机遇,立足现有资源基础和加工企业,重点抓好顾桥面粉加工园区、解决“银凤”糯米精深加工设备、完善顾桥粮油市场、尚塘花生市场、马店畜禽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市场活力,努力把凤台建成在皖北具有较大影响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地和集散地。
二是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我县成立了养鸭协会、棉花协会、西瓜协会、蘑菇协会等专业农民协会,涌现了一大批农村经纪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组织农产品进入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运作的效果来看,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销售农产品很多都是凭的个体优势。今年要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规范协会运作,不断提高协会、农村经纪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辐射带动作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动员和鼓励更多的懂经营、敢开拓、善管理的能人加入到各类中介组织中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农产品货畅其流。
三是重点开发地方特色农产品。古店“金星”牌酱菜、刘集素鸡、朱马店麻油、桂集面筋、顾桥五彩米等地方特色农产品,要改进生产工艺,坚持超市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包装档次,积极注册商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销售,打响品牌,做大产业。
(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要组织好“送科技下乡”和“科技培训月”活动,实施好“绿色证书”培训、农科教统筹、农广校教育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专业技术培训。二是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场)的建设和管理。园区农业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示范窗口,也是发展招商农业、项目农业的重要平台。今年县政府提高了园区建设的以奖代补标准,有关乡镇要积极争取资金,提高建园建场的积极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已授牌的市、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场)的检查和指导,协助园区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园区效益,帮助园区争取项目投入,提高生产能力,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坚持良种良法一起抓。加快种植业新品种推广,搞好养殖业良种引进、繁育和推广,完善农技咨询服务,推广标准化、无害化和绿色食品生产、机插秧、软盘育秧等新技术,使稻麦等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以上,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以上。
三、始终如一地把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最终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有关研究表明,(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农业人口每减少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元。因此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