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粮食生产首长负责制落到实处。
关于良种补贴,我们已经专门开会进行了安排,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关键是要抓好“四个落实”。一是种植面积要落实。要落实好万亩的水稻生产任务,农委、财政部门要组织人员逐村逐户丈量种植面积,把种植任务落实到村、到户。二是补贴资金要落实。丈量工作结束后,有关部门要立即组织上报,及时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三是技术服务要落实。农业部门要组织开展好水稻优质高产攻关示范活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培训技术,努力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物资供应要落实。涉农部门要加强调度,搞好价格监测,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供应,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乱涨价等吭农害农行为。
二是加快发展养殖业。今年养殖业的发展思路是:“一个稳定、两个发展、一个注重”。一个稳定是稳定生猪生产,这是我县畜牧业生产的大头;两个发展是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一个注重是搞好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如沟鲶、南美白对虾等。加快优势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在城北、刘集、桂集等乡镇发展万只肉鸭生产;扶持钱庙种猪场、城北种猪场等龙头企业,在全县发展万头三元杂交猪生产;充分利用塌陷区和低洼地等闲置资源,综合治理西淝河沿岸华里水面和低洼地,发展江黄颡、沟鲶、鳜鱼等名优水产品生产;在新集、岳张集、桂集等乡镇发展万只皖西大白鹅生产;在杨村、城北、钱庙等乡镇发展亩南美白对虾和亩河蚌育珠生产。
(二)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一是实施标准化、无害化和绿色食品生产。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覆盖范围、严格程度令人惊叹。在日本,农民种西瓜,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施什么样的肥、何时采摘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上市的黄瓜,长短、粗细、弯曲程度都必须符合标准,更不用说农残、重金属含量的控制问题。对比我县农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布局大分散,生产小而全,标准化水平不高的问题,造成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对此,必须走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路子。我县已发布实施了个农产品的地方生产标准,并顺利通过了省农委的验收。但是客观的说,我县标准化生产的水平还不高,有很多环节究竟怎样去管理,去运作,还需要探讨和总结。各有关乡镇要组织农民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压缩传统大宗农产品,重点培育优质稻、“银凤”糯米、“龙丹”花生等优势农产品,加快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全年落实万亩标准化、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任务。同时,要加强对“银凤”糯米、“龙丹”花生等知名品牌的保护和培育,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知名度。二是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要组织力量对农产品产地,特别是重点生产基地的土壤、水源、大气定期进行监测,加强对产地环境的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要研究改进方案和措施,限期整改;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有害饲料添加剂及药品;继续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活动,进一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水平。目前,我县农产品质量除蔬菜可以进行定性检测外,其他农产品质量检测还停留在初级产品看外观,加工品看做工,以目测为主的被动局面。今年要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水平做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从今年起,生猪生产全部实行检疫耳标制度,免疫标识不全的不得外调或上市销售。同时要在主要菜市场上设立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专区,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建立优质农产品的“绿色通道”。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激活经济“细胞”,推进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