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把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人纳入有效管理和服务之中。
一是以促进平安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平安逊克”建设。要继续完善农村治安承包,促进农村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使保农安、解农忧、促农稳工作得到稳步落实。要逐步提高农村治安承包费标准,进一步调动治安联防员的积极性。要加大综治工作的考评力度,严格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要加大“平安逊克”建设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增强人民群众构建和谐、建设平安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建设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为牵动,不断提高社会防控的能力。要加快推进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发挥城管、工商等行政管理机构视频共享的作用;继续实施“警灯闪烁”工程,科学布警,强化易发案部位和时段的治安防控;要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放火、爆炸、投毒、破坏交通通信电力设施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要集中开展企业、学校、村屯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继续加大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部位和治安突出问题力度;要深入开展农村禁毒、禁赌、禁娼专项整治活动,净化农村社会环境。
三是以服务特殊人群为重点,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要适应逊克经济大开放、人口大流动的新情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实现动态化服务和管理。要全面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协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重点做好城中村及城镇周边聚居的常住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的建档工作,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要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实行“一证式”管理,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水平。要重视不在学校、无职业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搞好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要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职能作用,重点加强对未成年轻微犯罪人员和监外执行罪犯人员的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要对有现实危害性和暴力恐怖倾向的高危人群,建立常态化的管控机制。要依法进一步规范对临时来逊克外国人的管理服务工作。
四是以强化安全稳定为保障,努力实现公共安全、国家安全。要加强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及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完善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放射性物品及枪支弹药的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全力做好对民间组织、新兴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有序、有效管理工作,严防非法组织打着“维权”幌子从事渗透破坏活动。要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大力改进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积极创新网上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各部门、各警种资源,充分发挥网上、网下整体作战优势,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完善网上舆情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迅速稳妥应对涉警舆情危机。要加强边境口岸管理,边防、边检、海关等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确保边境口岸安全。要进一步推动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积极建立和完善人民防线网络体系,切实履行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责任。
五是以强化法律服务为抓手,努力营造经济发展良好法治环境。要巩固去年开展的“服务年”活动成果,按照有关要求,大力推进“法治逊克”建设。2010年是“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验收年,要全力抓好迎检工作。要充分发挥司法工作优势,帮助企业开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