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人头落实好“五包”责任制,对其进行24小时稳控。要按照“信访不出徐州”的要求,落实好进京上访和突发性信访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在人、财、物方面提供保障,一旦出现情况,要迅速启动预案,果断、妥当处置,杜绝因工作失误或不力,发生进京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确保矿区安宁安定。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好期间安全和稳定工作
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把期间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矿重要议事日程。矿成立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信访、治安保卫、生活卫生、督查等5个小组。按分口管理的原则,落实领导包案责任,负责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基层各单位为安保工作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安保工作的组织领导。第二,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各单位、各部门要严密掌握本单位内部矛盾和突出表现,党政主管是纠纷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对失职渎职而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发生严重影响矿区稳定的重大事件,矿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第三,要强化预案处置。矿已制定了“处法”和维稳工作三个预案,相关部门要按预案措施和要求,做好落实工作,力保各项工作有序稳妥进行。各单位和保卫部门要密切掌握内部动态,抓好初始信息、倾向性信息和内幕信息收集整理。发现各种不安定因素要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控制得住、处置得好”。
矿办、宣传、通计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对网站、有线电视、通讯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关注网上舆情,规范信息安全管理秩序,坚决防止各种有害信息传播和各类破坏活动。第四,要更加认真的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加强现场管理。加大干部现场安全履职的检查、督促和考核。严格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确保领导干部24小时跟值班不失控。持之以恒地强化“三违”治理,不断规范职工操作行为。突出现场安全设施、重点工程、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监控,严防重大事故的发生。二是对矿已排定的40个安保重点部位,各相关单位和保卫部门要重点抓好防范措施落实。每月按上、中、下旬开展一次治安防范大检查,对照要害场所标准,及时消除各类治安、消防隐患,确保治安安全。三井保卫要分别成立专门负责重点部位巡逻的小分队,确保24小时安保工作不失控。三井重点部位岗位人员要落实责任,认真履职,严格把关,杜绝无证人员进入重点防范部位。三是加强涉爆人员和火工品管理。严格落实每月2次的火工品专业例会制度,规范涉爆人员行为,扎实开展火工品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升火工品安全管理水平。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各类危险物品,要严格落实安全管制措施,尤其是对可能被利用制造破坏事件的剧毒、放射、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加强管控,严防丢失被盗。同时,全面开展地面用电、食品卫生、防火、防爆大检查、大整顿,集中处理隐患和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四)坚持综合治理、打防并举,筑牢矿区安定的防控基础
矿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打造“平安矿区”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按照“加强人防,落实物防,发展技防”的工作要求,深入查找薄弱环节,查找防范漏洞,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做到重点部位有物防、关键部位有技防,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昼夜不失控。一是要完善综治工作管理体系。按照“齐抓共管”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治保组织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