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福建环保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四求先行”的要求,加快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值此重要时期,总结30年来福建环保经验,探讨发展方向,对于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首要问题。环境与经济同属发展范畴。下面,我就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协调并相互促进的。在此,列举两组数据。第一组,*年全省生产总值达9249.13亿元,*年-*年年均增长1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居全国的位次从*年的第26位上升到*年的第11位。第二组,*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是水、大气和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优的唯一省份,其中:12条主要水系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4.2%,比*年提高65.2个百分点;9个设区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72,比*年下降16.9%;森林覆盖率62.96%,位居全国首位,比*年提高23.46个百分点。这表明,福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也得到改善,说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协调并相互促进的。
从福建环保30年的经验看,我认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的切入点:
第一,环境规划。从环境物质性以及价值性分析,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考虑,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发展,也不能以单纯的保护环境而排斥发展。我省在经济建设中,按照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明确各地区发展方向和保护目标,各地经济都得到了快的速发展,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年福建自然保护区数量是*年的8.45倍,面积是5.42倍,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13%。这些保护区有效保护了全省70%以上的主要江河源头森林植被和25%的天然湿地,既构筑了生态安全屏障,也为发展提供了不竭的良好自然生态资源。
第二,总量控制。*年全省生产总值居全国第11位,比*年增长25.93倍,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96.08倍。同时,*年cod排放总量居全国第16位,比*年减少36.1%;so2排放总量居全国第24位,仅比*年增长3.56倍。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没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大幅增加,依靠的是污染减排、总量控制。与*年相比,*年竣工项目新增废水处理能力提高了5.85倍、新增废气处理能力提高了11.8倍;工业废水达标率提高了74.27个百分点,工业锅炉、炉窑达标率分别提高了57.45个和57.18个百分点。事实证明,通过污染减排、总量控制,能有效控制增量、消减总量、盘活存量、腾出容量,有利于促进发展更加协调、更有质量、更为持续。
第三,循环经济。*年全省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比*年提高了0.98倍,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了96.08%;每万元gdp排放so2下降了82.79%,cod下降了94.34%;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了1.87倍;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长了27.9倍;能源转换总效率比*年提高了43.9%。事实证明,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经济发展的异化,污染物实际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有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转变过分依赖资源和能源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使资源最大化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福建环保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