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成效。那如何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这里面有一个财力的分配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实际上这种上级财政的财力逐步的提高,是在93、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实现的。我这里提供的表格,是93-05年中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图)。93年我们中心的财力占的比重是22,目前06年是52.6,高峰时期达到55.7,是在94年。到这里以后,94年是55.7,以后逐步有所调整,但是到了03年,也是54.6,现在是52.6。为什么国家要集中这么大的财力,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要集中一批钱来解决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和谐问题、发展问题。我们广东省分税分成财政体制是95年形成的,这个方面广东的财力也是95、96年分税分成体制才有所提高,93年省本级的财政收入占17.8,以后到96年是占了23.35,以后一直处于这个区间,目前广东省的比例是22.81,省级占全省的比重应该算是中等偏下的,但是为什么省级要集中这么一批财力呢,主要也是解决广东省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中心跟地方各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可以看这张表。94年中心占21,地方是占79,里面省级,就是上面这一块,是10.4,中间这一块是市级。到96年,广东省的财政体制起了变化,这个时候中心这一块是25,地方是75,地方这一块里面省级占23.6,市级占54.6,县级占22.4,到05年中心占57,地方占43,省级占22.8
,市级54.8,县级是26.4,就是说县这一级通过调控有所增加,但是市这一级有所减少。为什么有这样的趋势呢?实际上政府之间的财力形成了纵向集中的机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更加有效的利用财政资金,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这种分配实际上对上一级财政分配的要求是提高了,就是说你既然钱都集中在上级,但是也要解决民生问题,要求你建立包括财政治理,钱直接点对点,对基层的支付直接发挥效果。我这里说的是省一级,实际上对中心级的财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我们省是更早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起了很多效果。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财政分配的问题,张书记05年8月11日还专门到财政厅调研,提出了六点要求,包括收支管三个方面都说了,也勉励财政部门为广东人民当好家、理好财,而且要为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做出贡献。这是03年黄省长在培训班给大家讲话。根据书记和省长的要求,我们各级财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是要推进社会利益分配的和谐,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民生问题,也就是说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一些问题。我们这里最突出的就是落实省委提出的十项民心工程。大家都可以看到,03-07年省投入民心工程的资金是564亿元,其中省财政预算安排是461亿元。其中包括全民安居工程、扩大再就业工程、农民增收减负工程、教育扶贫工程、济困助残工程、外来工权益维护工程、全民安康工程、治污保洁工程、生四饮水工程、江海堤围防洪工程等等。
要高度重视弱势群体,重点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老百姓对这个方面最关注,你要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第一个区域发展是不平衡的,也就是说很多地方很穷,另外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尼系数里面实际上我们目前城市本身来说才0.3左右,乡村也是,但是城乡一级考核就是0.46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真正的差距是体现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之间。所以有一块地方欠发达地区很穷,穷的地区最穷的人又是农民,我们要解决农民的问题,那么农民的问题要解决是什么呢?要解决农民里面最贫困这一群人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知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