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思路和措施相互激荡,努力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配合机制,激发企业发展动力的积极氛围。对于观点的冲突、意见的不和、行为的矛盾,可统一在实现共同目标上以及各种工作行为的和谐上。而对外部的企业间竞争和协作,遵守商业规则和法律规范,致力于长期的互惠互利,通过积极的具体行为,使合作统一到共同获取最大收益的和谐点上。
4、 长期的精神文化导向:
感恩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文化熏陶和行为影响的结果。当企业形成对民主法治的遵守,对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感恩回报精神文化的推崇,形成追求和谐、追求奉献的文化风尚,必然会激发企业员工热爱企业、力争上游、勇于创新的活力,深化员工对互爱与互助认识,推动邮政员工团结协作。而对外将建立起一个优秀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和卓越的服务品质,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和良性发展空间。这恰恰是邮政企业在商业环境里实现长足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也是一个优秀企业具备长远生存力的基础。
5、 感恩建设行为化:
感恩文化只有从精神层面过渡到行为上才有积极意义,因此推进企业深化精神文化和行为的共同塑造,在精神上激发企业员工的共同使命感,形成和谐观念,养成追求和谐的思想意识。在行为上,倡导邮政员工感恩行为化,通过训练和各种形式的探讨会、展览会、标兵学习会等形式,对邮政各项业务中员工进行感恩行为的潜移默化。将感恩精神融化到员工具体的规范的服务语言和具体的服务行为中,用实际服务行动发扬和传播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如友好、协作、互助、爱国精神等,体现社会精神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从实质意义上推动企业发展与企业建设的和谐、文化与文明的和谐、公共形象和优质服务的和谐、竞争和协作的和谐。
三、 弘扬感恩精神,深化企业感恩文化
企业感恩文化的形成需要渐进和持续,将感恩教育纳入邮政企业核心文化建设中,弘扬感恩精神中的大爱、博爱思想,并贯彻到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中。使邮政员工成为充满感恩意识的人,必然会产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企业、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激发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以实际的行为成为传播文明的典范并影响到其他人。而一个懂得感恩的企业必然会用自己的企业行为给予社会爱的回报,形成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的推进力量。
写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