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发言提纲 >> 正文
市直机关党工委讲廉政党课提纲

 

二是要求真务实,不尚空谈。必须彻底清除夸夸其谈和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恶劣倾向。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贪功利、不图虚名,力戒“空谈&rdq

uo;,克服“浮躁”,尤其要在讲求实效和提高效率上下工夫。

三是要开拓创新,敢于负责。必须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牢记党的宗旨,不忘人民公仆的本色,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对自己分管或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推诱、不拖延。在集中群众和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大胆拍板,果断决策。既要注重倾听群众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又要防止偏听偏信和毫无主见的不正确倾向。对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决议要认真贯彻执行,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们班子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上是不含糊的,在开拓创新工作上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但还有差距,我们的各级干部和每位职工都要维护班子的团结统一,确保政令畅通。对于不畅不通的,要分析原因,必要的要作记录,采取措施,这里也算是与大家沟通思想。

四是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政。领导干部正人须先正己,廉政先廉己。首先管住管好自己,模范地照章办事,模范地遵纪守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警惕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警惕权力、金钱、美色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管住管好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在重大决策上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一致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关于廉洁自律,在5月份,我们班子召开了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照兵书记对我们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已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印发给各位领导和各个部室,希望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目前办公室整改力度比较大。

五是要乐于吃苦,甘于奉献。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两个务必”,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和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兢兢业业做事,勤勤恳恳从政。

我们党工委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在全市机关中的形象、地位,有为有位,有位有为;形成生动的良性互动,使一批又一批干部在干事业中不断成才,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党工委一班人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强和改进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不负市委的期望,努力实现六个“沉心静气和做到”:一是沉心静气,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沉心静气,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三是沉心静气,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四是沉心静气,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五是沉心静气,做到发扬民主、团结共事;六是沉心静气,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要努力营造党工委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班子成员要带头发扬民主,心胸开阔,平等待人,乐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不同意见,自觉接受监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班子整体合力。要深刻认识机关党的工作责任艰巨、使命光荣,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要自觉地把自身的工作放在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去考虑,讲党性、懂规矩、守纪律。要积极摸索新形势下开展机关党建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关于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

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授课提纲
       市委副秘书长三个什么大讨论发言…
       领导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保持学习教育活动党课授课提纲
       构建和谐社会党课提纲
       书记党课讲授提纲三
       书记党课讲授提纲二
       江泽民文选学习参考提纲
       理想信念教育讲课提纲
       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辅导提纲
     
    步兵代表大会结束时讲话
    政府效能建设落实典型材料
    团队凝聚力量读书演讲
    副县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会议…
    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争星达…
    校长开学典礼上讲演稿
    市商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高校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材料
    党委书记政治教育讲话
    机关作风问题投诉处理实施意
    机关作风效能整顿工作方案
    建设清廉型机关工作方案
    五型机关创建实施意见
    狠抓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
    机关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房产管机关效能发展工作方案
    机关干部制度实施意见
    检察机关惩治渎职侵权巡展
    召开党委机关迎春务虚会
    发言提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