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不可偏废。共产党领导干部的作风应该比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好,应该不比资产阶级的领导干部差。
领导干部的作风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一样。战争年代的要求是不怕牺牲,在国民党监狱里要求是不叛变。和平年代要求廉洁奉公。五十年代的贪污标准是几十元人民币。“1963年4月4日,中共保定地委就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四清’工作向省委报告,披露19800多名干部(占干部总数的8.3%),挪借公款130万元,人均66元;11300多名干部贪污款项43。4万元,人均贪污38元。据有关资料查阅,1963年全部职工的年均工资为576元,月均工资48元,所以无论是66元还是38元,数额都不是很大的,所以谈不上是严重腐败。”(《赶考》,孙金全著,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123页)。文革时期把是非搞乱了,好作风坏作风分不清了。现在,我们的作风标准非常明确,就是“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我们不必一成不变的用战争年代、五十年代的作风要求领导干部,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要真正做到新时期“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并不比在战争年代、五十年代要求做到的作风要求标准低,并不容易。
现在讲作风,很多人都在心里暗暗好笑。因为人们看到不少的人,今天在台上讲作风,明天在监狱里写忏悔书,其写的忏悔书的水平与在台上讲作风的讲稿水平一样高、一样感动人、教育人。这样的人虽然比例很小且比例在不断减小,但影响很大,影响很坏,这就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因为讲作风很多人都在心里暗暗好笑,就不讲;也不能因为天天讲都见效不明现,就不讲。这反而说明,是长期以来讲得不够,才到了这种地步;这反而说明要经常讲,反复讲,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再坚持十几年、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情况一定会不
断的好转。关于作风建设,很多领导人都有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把党的作风建设比作“进京赶考”,要求全党坚持“两个务必”,“不当李自成”。他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曾多次痛切批评“党不管党”的问题,言犹在耳,不可忘记。他指出,“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特别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江泽民强调:“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