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产业的每个产业确定2家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使其快速成长为具有全省、全国影响的领军行业企业。三年内培育产值超百亿企业1家,50亿企业1家,30亿企业2家,销售超亿元,税利超千万元的市重点骨干企业百家以上。2010年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10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3家,超30亿元1家,超40亿元企业1家。二是加快企业上市进程。进一步健全上市企业库,加快上市后备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开展多形式上市,力争三年内上市公司达3家以上。2010年争取尤夫顺利上市,2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进入上市辅导和备案阶段,争取1家进入材料申报。三是加快中小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我区中小企业众多的优势,集中力量把一大批达到要求但未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小企业转为规模以上企业,进一步做大我区规模工业总量。2010年确保完成规下转规上企业100家以上。
(二)做好产业层次由“陈”转“新”的文章。一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大力培育木地板、纺织、电磁线、不锈钢四大100亿产业,电梯、电机50亿产业。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年内完成六大产业行业协会组建、改建。二是奋力发展新兴产业。要以无中生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化最大的力气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光伏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对有线索、在谈的大项目,要紧叮不放,及早谈成落地。2010年力争引进5000万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不少于10项。三是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进行限制和淘汰,全面完成再淘汰20%粘土砖窑和2.4米以下水泥磨机以及小印染、小化工、小锅炉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生产装置,为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四是狠抓节能减排。从源头上严格项目准入,对新建工业项目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要求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的运用和先进设备的使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三废排放,三年内实施重点节能项目100项,其中2010年组织实施30项,确保节约标煤2.4万吨,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指标达到市下达考核目标。
(三)做好项目质量由“低”转“高”的文章。一是全力以赴引项目。以临沪工业区、临港产业带和重点工业功能区为主,大力引进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六大产业的集群优势和配套优势,积极引进一批带动型、配套型、延伸型项目,六大产业及新兴产业引进资金占实到内外资引进总额的80%以上。二是立足基础促技改。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实现质的提高,切实把现有企业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确保三年内千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达到三百项以上。三是突出重点抓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大力实施百项千万设备投入计划,力争年内完成工业性设备投资超1000万元项目达到100项以上,设备总投资达到24亿元以上,新增产能50亿元以上。
(四)做好自主创新由“弱”转“强”的文章。一是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三年内力争开发新产品500项,申请专利每年超1000只,其中发明专利达 100只以上,2010年开发新产品100只以上。二是推进公共科创平台建设。三年内建立提升三大公共创新平台,即国家级木业科创中心、电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省级电磁线公共创新中心。2010年重点建设中电科21所浙江分中心和科技创业园,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入园的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以上,入园企业10家以上。三是深入推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