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要围绕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找准制度建设的盲点、重点和难点,特别要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从腐败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入手,查找党员干部监督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就跟进到哪里,形成用制度规范权力、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有效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从源头上根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进一步提高制度的原效力。当前,要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一是以加强对“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乡镇、部门和基层站所等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的具体制度;二是以促进民主决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各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将管人、管钱、管事等权力纳入规范的操作程序;三是以强化对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监督为重点,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四是以规范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为重点,完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管理制度;五是以强化群众监督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民意调查等制度;六是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完善调查研究、厉行节约、效能建设等制度。
2、坚持活动引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强化公开透明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大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树立和维护制度的权威,为反腐倡廉提供制度保证。在抓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的同时,年底前,要争取抽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开展“纪律制度教育月”活动,着力解决制度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等突出问题。要重点抓好“五个一”活动:一是党政主要领导讲一堂有关加强纪律制度建设的党课;二是党委(党组)安排一次反腐倡廉制度专题学习活动,并将廉政制度学习纳入学习总体规划和年度学习计划;三是对科级干部及其配偶进行一次以“遵守纪律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为内容的廉政谈话;四是对全区乡(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一次有关廉政制度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五是总结推广一批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有效预防腐败的经验做法,通过典型引路,巩固活动成果。
3、坚持全面监管,提高制度的监督力。要认真贯彻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以各级党政“一把手”为重点对象,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领域,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使权力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公开促公正求公平,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切实发挥好人大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方方面面共监督、齐心协力反腐败的生动局面。
(三)突出案件查处的惩戒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力度不减
查处案件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手段和特殊的教育形式,只有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严肃执行纪律,才能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才能显示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维护法纪的尊严,由此也才能及时教育和挽救党员领导干部。实践证明,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会发生一些大案要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这些地方和部门的党政组织对反腐倡廉工作放松了应有的警觉,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研究不够,缺乏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抓好大案要案查处,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依照党纪国法,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在今后的案件查办工作中,要注意抓好四个方面。
一要保持强劲势头。要按照“工作力度不放松、形势分析不间断、办案不留空白点、执行纪律不手软”的“四不”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