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应与职业道德、执行能力相一致。近年来,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摒弃单一的业务培训模式,根据事业整体发展需要,致力于人的专业素养建设,采取教育、培训、轮换、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规范人才从业能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执行能力,全面提高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注重实际效果,从制度建设向制度落实转变。政策的落实关键在制度的执行效果。我们结合单位发展实际情况建立了与政策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规范人事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工作环境,建立服务人才的保障条件建立与工机制良性互动的工作环境,是人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提高人才待遇水平,营造了的创业氛围。
(一)改善硬环境。绿化美化环境,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场地,改善办公条件。开展文体活动,调节生活节奏,让职工保持身心舒适健康。提供大病医疗保险、职工互助保险等服务,开展医疗保健,提供免费体检。
(二)提高待遇水平。对引进的特殊人才和高级人才,给予较大数额的安家费和生活补贴。兑现驻地政府在住房、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实行低职高聘,解决职称与岗位之间的矛盾,切实兑现人才待遇。
(三)加大表彰力度。对在科技开发、项目争取、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创造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有较大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同时,宣传优秀人才的突出贡献,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职工向他们学习。以上是我们在人事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点:
一是传统人事工作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矛盾。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仍然很大程度套用机关模式,特别是在人员业绩评估、考核、分配工作中受到限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制作用,需要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
二是人员分流与人才引进的矛盾。在有限的编制条件下,现在的保险机制又不健全(京外单位不享受驻地保险政策),不能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搞活分配与“一刀切”的矛盾。经营方式多样化的事业单位应该推行分配方式多样化,但现有政策要求严格按照机关单一的工资体系实行分配,容易出现“一刀切”现象。由于时间限制,我简短地谈到这里,请大家指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