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要确保完成人工种草4000亩,冬闲田种草12000亩。二是积极推广秸杆青贮氨化技术,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实行秸杆养畜,推广秸杆青贮氨化养羊养牛配套技术,搞好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开发利用。各乡镇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草畜配套”的原则,重点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牲畜品改点实施。
(四)抓好畜牧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养殖效益。目前,我县畜产品流通交易不畅,产业链条短,这个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我们必须着力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畜牧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经网信息网站和畜牧网站建设,拓宽畜产品流通交易信息平台。二是加强畜牧市场体系建设,对已建成的官舟、夹石、石灰、后坪等牲畜专业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功能;其它各乡镇要结合小城镇建设,改造和发展牲畜专业集贸市场。三是加强畜产品营销组织建设,发展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和流通大户。四是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要认真贯彻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畜牧、招商、经贸等部门要加
强协作,确保年内引资建设肉联厂。
(五)抓好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提高科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当前,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着改变养殖方式和壮大养殖规模的双重任务,而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是适应这一形势的有效载体,它既能够在改变传统养殖方面起到示范导向作用,又能够整体推进畜牧业发展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迈进。今年,按照地委、行署的安排,我县要建设47个生态养殖小区,1500户养殖大户。县委、县政府决定,要重点抓好23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50户养殖示范大户,具体到各乡镇和部门,就是各乡镇负责抓1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2至5户养殖大户,县畜牧局负责抓1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则,抓好发展;县畜牧局要搞好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其它各部门要结合党建与扶贫积极参与所帮扶村的生态养殖小区和大户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五统一六规范”的要求组织实施,采取综合措施,将生态养殖小区内农民和养殖大户的技术培训、人工种草、沼气建设、动物防疫、品种繁育等结合起来,使生态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成为生态养殖模式和先进养殖技术的聚合体,成为向周边村寨和养殖农户传输生态养殖模式和先进养殖技术的辐射体,增强其示范带动功能,从而提高全县生态畜牧养殖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领导,强化服务,确保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揽生态畜牧业工作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大胆闯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千方百计加快推进我县生态畜牧业大发展。
(一)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强化领导力度。一是实行“双线”考核责任机制。县委、县政府已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在生态畜牧业发展上,实行由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党政线考核和由县畜牧局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业务线考核相结合的“双线”目标考核机制,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兑现奖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部门资金捆绑投入机制,即各部门尤其是涉农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要在不违反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结合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和捆绑投入,这样形成发展生态畜牧业齐抓共管工作氛围。三是实行乡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三权归县机制。由县畜牧局进行统一 指挥,统一协调,统一步调,从而充分整合技术资源,保障畜牧业发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