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开发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坚持以科学开发促进合理保护、以合理保护推动科学开发,统筹兼顾当地政府、矿山企业、矿区群众的利益,严禁不符合规划要求和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坚决惩处在资源开发中损害群众利益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坚持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要以“五个培育”为抓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领会、用好用足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整合各方面资金,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强通村公路、机耕道、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沼气工程、土地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找准市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自身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实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党政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寨整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注重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在抓好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认真抓好农业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建设,引领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市场,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率,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中介组织,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通过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市场、生产基地、中介组织、人才技术培训等联系起来,促进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转变。着力生产和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推动优质粮食、草地畜牧、蔬菜、烤烟、甘蔗、茶叶、林产、中药材、花卉等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加强石漠化治理,利用国家把我州8县市列为全国100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的机遇,把石漠化治理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搞好速生丰产林、生物质能源、经济林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晴隆模式”,认真抓好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的实施,做强做大草地畜牧业;积极推广“顶坛模式”,充分利用“花椒之乡”的品牌效应,加大对贞丰花椒、金银花基地建设的扶持开发力度;扎实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认真推广桔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在巩固和培育壮大现有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通过加工环节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切实解决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合力搞好扶贫开发。着力在富民产业、基础设施、劳务输出、生态建设上狠下功夫,提高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继续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落实好开发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救助式扶贫三类扶贫措施,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化扶贫。积极探索开展信贷扶贫工作,推广“一借双贴”等有效模式,帮助贫困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认真搞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等特殊地区,积极探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努力把工作难点做成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