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进一步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督促企业转变和优化管理模式,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作为市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聚集了大量的社会劳动者和高学历人才,是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人才基础所在。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推进“五个基本”建设,扎实开展“三推”工作,把党员推荐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把企业优秀员工推荐入党,把优秀党员推荐进入企业管理层。同时,大力实施“红领工程”,建立健全市场化选拔、职业化管理机制,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13352个,占应建总数的98.7%;全省已向16625户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联络员12011名;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由2005年的9.3万人增至目前的15.2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总的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党的组织和工作还有一些空白点,党组织的作用还不够明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全覆盖,从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切实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先争优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措施和推进方式等。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牢牢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来谋划创先争优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应该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于各个经济组织的自觉行动。占据我省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应该而且必须大有作为。党的建设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开展创先优活动,绝不是为活动而搞活动,创先争优是形式、是手段,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是目的。因此,必须把创先争优与企业的中心任务和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用企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活动效果,着力解决思想解放不够、技术创新不够、市场开拓不够、科学管理不够等问题,促进企业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
第二,要紧紧围绕创建“五个好”党组织、争当“五个先锋”党员这个目标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提出了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等“五个好”党组织,争当“学习提高的先锋、爱岗敬业的先锋、企业发展的先锋、促进和谐的先锋、诚信从业的先锋”等“五个先锋”党员的目标要求。这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普遍性要求。具体到每一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联系党组织建设的实际,联系党员的岗位